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中关键的三次中秋节,一次开头,一次结尾,还有一次呢?(2)

王夫人道:“前日听见你大妹妹说,蓉哥儿媳妇儿身上有些不大好,到底是怎么样?”尤氏道:“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一语未了,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命与小太监打叠起一半,那一半命人与了旺儿媳妇,命他拿去办八月中秋节。那小太监便告辞了,凤姐命人替他拿着银子,送出大门去了。(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再者,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咏菊花、吃螃蟹,显然在中秋前后。
然而,文中虽详细写了过程,但未点明时间,故而也不能算是“关键”。
如此看来,“三秋”中的最后一次中秋节,当在八十回之后。想来,作为“三秋”的收尾,最后一次中秋节自是十分精彩,只可惜无从考证了。
有红学家猜测说,最后一个关键的中秋节,可能是“黛玉之死”。联句中有“冷月葬花魂”之句,且元妃点戏时,脂批曾云“《离魂》伏黛玉之死”。而杜丽娘“离魂”,正是在中秋之夜,并留下绝命诗:“轮时盼节想中秋,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黛玉作为杜丽娘的“投影”,不乏此等可能。
然而,西岭雪认为这种猜测与《葬花吟》的暗示有悖——“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已经明确写出了黛玉之死在春末。而且,作为“黛玉影子”的晴雯,其生命定格在中秋节后,黛玉之死好像没必要也在中秋节。同时,脂批说“以中秋诗起,以中秋诗收”,似乎黛湘联诗已是最后一个中秋,不应再有另一个。
所以,探佚红楼总是忧伤的,索隐红楼仍是徒劳的,自然“三秋”也永远是谜了。
PS: 
《红楼梦》中还提到过“中秋”,不过不是习俗,而是比喻,你知道是哪里吗?
评论告诉我鸭↖(^ω^)↗
(首发于“红楼微梦”公众号,欢迎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