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神话中神格的基本变迁——九尾狐(3)

第一阶段:先秦典籍中的九尾狐大抵可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野兽”,另一种则是带有巫术性质的“巫祝”。远古时期,先民们对于野兽的想象与认知与现在大不相同,能创造出食人的“九尾狐”野兽形象也就不足为了。而另外一种带有“巫“”性质的形象,或来源于以“狐”为图腾的远古氏族。从《吕氏春秋》故事的只言片语中,很简单的就能分析出,这个以“狐”为图腾的氏族与“大禹”联姻。也就是因为这一次联姻,其神话朝着“去兽化”与“拟人化”的趋势进行了第一次变迁,也增强了下一阶段的传播力度。

神话中神格的基本变迁——九尾狐


第二阶段:汉朝前后,九尾狐神话形象到了第一个巅峰。在此阶段中,九尾狐的神话加入了一定的“政治性”与“预言性”。受到上一阶段“大禹王”的影响,九尾狐在出土的汉画砖上多以祥瑞的形象示人,《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汉代班固《白虎通义》以狐为兆示“子孙繁息”之德兽。不过也有一些小插曲,比如周朝时,就将以“九尾狐”为图腾的苏氏氏族视作“妖异”。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九尾狐的形象变得更加“社会化”,而且多以“正面形象”示人,但也同时保留了其负面的属性,为下一阶段的传播提供了完整性(刘滴川老师,《山海经外传》相关结论分析得出)。

神话中神格的基本变迁——九尾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