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浅谈《神探狄仁杰》结构特点

2023-07-17 来源:百合文库

浅谈《神探狄仁杰》结构特点


初看《神探狄仁杰》是在小学,
主要是爸爸看,我在旁边跟着混一下,
剧情什么的就记得几个片段——
蛇灵、如燕、古堡、盐船。
那时候觉得有点害怕,
不过我感觉恐怖程度还是比不上《少年包青天》。
暴雨梨花针绝对是童年阴影,
导致我现在都不敢重新看《少年包青天》,
但是《神探狄仁杰》我还是敢重看的,
哈哈~
这次重新看了《神探狄仁杰》的一二三部,
并不想看第四部和第五部了
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
除了你们都知道的原因,
还有两个比较私人的原因——

浅谈《神探狄仁杰》结构特点


一个是感觉后面的节奏疲软了:
第一部30集讲了三个案子,
第三部一个邯沟覆船案就30集……
第二个是爱情戏的加入浇灭了我的观剧热情:
虽然我还是比较喜欢如燕和元芳,
但是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的爱情来得太快就像工具人儿,
是的,给我的感觉就是,
为了让狄胖元芳合理打入蛇灵内部,
所以就安排如燕喜欢元芳,
元芳喜欢上如燕,
OK,这样就算了,
后面又来个小清,
据说第四部又换了个公主喜欢元芳……
好,就是不喜欢。
所以不往下看了。

浅谈《神探狄仁杰》结构特点


这次经历给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不是任何时候爱情线都受欢迎的。
比如《神探狄仁杰》里面我就不想看爱情,
因为写的不好就容易破坏整个气氛,
得不偿失。
扯回来,
之前以“绛帐相遇”这个情节为例
做了四期视频给大家讲了什么是“节拍”,
我们再把把视角拉大,
站在整个剧的角度来分析总结一下神探系列
的叙事结构和一些写作上的技巧,
大家写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
首先从结构开始吧:
1. 神探的结构类似于单元剧。
一部电视剧包含2-3个大案子,

浅谈《神探狄仁杰》结构特点


每一个案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大案子里面又套小案件,
所以显得跌宕起伏,反转不断,应接不暇。
我觉得这种结构还是蛮值得借鉴的,
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
新手对于结构的驾驭都不成熟,
容易铺得大,收不了。
所以将整部小说先划分成几个大单元,
再在这个大单元里面去设计起承转合,
会降低很多难度,
不妨一试。
这个学起来是很容易的,
不容易学的是钱导这种大案套小案,案中有案的手法,
因为太考验逻辑能力,
所以需要慢慢磨。
2. 我试着归纳了一下神探系列的案子通常的写法,

浅谈《神探狄仁杰》结构特点


大概分为16个步骤——
1) 看似寻常的生活场景切入
2) 引入普通的小案件
3) 地方官介入,狄胖暗中观察
4) 狄胖介入小案件
5) 破小案,现大案
6) 救证人
7) 内奸搞事情
8) 揪内奸,进一步深入大案
9) 危机来临
10) 关键人物归来(比如证人醒来,元芳回来)
11) 一触即发
12) 深陷虎穴
13) 卧底露面,反派得意
14) 狄公反转
15) 最后的总攻
16) 大案结陈,收尾。
3. 试着归纳故事线特点:

浅谈《神探狄仁杰》结构特点


主线发展——
主线分,两线并行,交叉叙述:元芳暗查,狄胖明查——
两线归一,案子进入尾声。
给狄胖的明查又设计了:明敌、暗敌、明友、暗友、内奸等几条支线。
可以说神探的结构杂而不乱,宏大而有细节,反转又合乎情理,光靠文笔和情感是无法支撑这样一部杰出的悬疑推理剧的,以此可以窥探出作者强大的结构驾驭能力,这需要清晰的思路和精湛的编织。
牛!
就先说到这里吧。祝冬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