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从刘慈欣作品看科幻文学中的家国情怀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4)

2023-10-27爱国名言 来源:百合文库
二、浅析科幻文学中的家国情怀
自1881年全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问世以来,科幻文学发展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从早期凡尔纳、威尔斯为代表的剧情单一、近乎于科普说教式的文风,到后来以阿西莫夫、克拉克为代表的在科幻基础上加入社会体制探讨的“正统科幻小说”,再到后来逐渐出现更注重剧情发展、弱化科学元素的“软科幻”,再到现今以刘慈欣作品为代表的科学幻想和人文气息相结合的综合类科幻小说,科幻文学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多元化,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科幻小说仍然缺乏深刻的主题立意,只是作为工作之余的消遣娱乐,无法成为可以影响读者“三观”和思考方式的优秀作品,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十分有限,而家国情怀元素的加入不仅可以让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丰满,主题立意进一步升华,客观上也可以吸引更多读者,扩大受众面,对作品整体品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一)作品的主题立意进一步升华
小说的创作,一般是通过剧情发展推进人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以此表达人物的主要思想、“三观”和情感,最终引出主题立意,好的作品往往是这几大元素兼具,特别是文章最后呈现出的主题立意,可以系统地总结全文,文章的优劣往往取决于这一环节。自从有了国家、地区概念,就出现了家国情怀,随着人类探索外太空,逐渐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情怀。家国情怀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同步存在,从古至今从未改变,在国家、地区间的战争冲突和人类面对的共同灾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是一种表现祖国和故土情感的正能量。在文学创作中,家国情怀已经体现在古今中外众多类型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使作品的主题立意得到了质的升华,作为近年来逐渐被大众接受的科幻小说,同样可以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从刘慈欣作品看科幻文学中的家国情怀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二)人物塑造更加立体丰满
人物塑造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可以产生戏剧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对人物行为、性格、思想、情感方面的塑造成功与否往往会影响文学作品的整体质量,优秀的人物塑造可以让作品质量和档次大幅度提升。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感情的表达,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家国情怀可以使主人公的思想和信念更加崇高,塑造出来的人物更加饱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乏这样的饱含家国情怀的人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位勇敢、坚强、乐观的青年革命战士,他始终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最终创造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红岩》的主人公江姐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将建立新中国视为崇高理想和终生目标,她视死如归,宁折不弯,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最终英勇就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