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蔡元培与北大观后感合计(2)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蔡元培一生中,有过三次影响较大的辞职,这就是戊戌变法之后的挂冠出都、五四运动中间的辞职、1923年因为罗文干案而引发的辞职。
罗文干当时是政府的财政总长,1922年冬,因为金佛郎案被捕。在11月25日答记者问时,蔡元培就为罗辩护,认为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目的在借此倒王(宠惠)阁;而蔡元培对批捕不依法律程序处理,表示愤慨。地检厅宣告不予起诉后,罗被释放。但到1923年1月,教育总长彭允彝为了取悦献媚于军阀,又提议重新收捕罗。罗不仅和蔡是北大同事,而且,二人曾于1920年欧美考察时同行,其人品和操守为蔡所深信不疑。所以当《京报》的邵飘萍向蔡元培和胡适、蒋梦麟披露罗案内幕以后,蔡大抱不平,毅然辞职。

蔡元培与北大观后感合计76条


吴稚晖曾品评过蔡元培,曰“律已不苟而对人则绝对放任”,蔡颇认同此说。胡元的八字点评“有所不为,无所不容”,着眼点也正相似。黄炎培评价:“有所不为,其正也;无所不容,其大也。”
(节选自《传记文学》)
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1920年在北大招生女生,有人问他:“兼收女生是新法,为什么不先请教育核准?”蔡元培答:“教育部的大学令,并没有专收男生的.规定。”(摘自《蔡元培在北大改革的日子》)
②蔡元培当北大校长期间,聘请的教授既有主张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也有主张恢复帝制的辜鸿铭、刘师培;还有提倡“情人制止”、“外婚制”的性博士张竞生(摘自《蔡元培在北大改革的日子》)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蔡元培在北大招收女生被质疑,他巧妙地用“教育部的大学令,并没有专收男生的规定”答复,表现了蔡元培的机智与非凡魄力。
B.甘肃女生邓春兰女界上书事件表明了当时要求男女同校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因而蔡元培的教育改革也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