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地下森林断想赏析读后感锦集(5)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穿插式助读——有机地穿插相关
主要教学步骤:
1.检查课前预习。
2.进入课中学习。
(1)穿插一:用地下森林图片或音像资料,引学生走进课文。学生观赏地下森林图片或音像资料,口头描述眼见之景,感性认识地下森林。
(2)穿插二:用刘真福著名的赏析文标题“景美、情盛、理深”作主题词,引学生深钻课文。刘真福先生曾以“景美、情盛、理深”高度评价这篇散文,你认为文中的写景“美”在何处?表达的情感“盛”在哪里?引发的哲理“深”又何以体现?学生反复寻读品味,圈点勾画。(这一环节结束时,还可穿插刘真福先生的赏析文片段,作欣赏品析小结。)
(3)穿插三:用“研讨与练习三”(或网上下载)介绍地下森林的说明文字,引学生拓展课文。可参照“研讨与练习三”实施。
(4)穿插四:以诗人杨炼的诗《地下森林》,引学生回味课文。重点就诗中的想像与情感,比较课文谈感受。

地下森林断想赏析读后感锦集90条


3.课堂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摘读评点——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摘读喜欢的语句并加以点评。
主要教学步骤:
1.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
2.自读课文,理解内容: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怎样的主题。
3.摘读评点,赏析语言。
(1)任选角度,说说对这篇散文语言美的体会。课文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句式多样美(对仗工整的对偶句,流畅匀称的长句,简练精美的短句,回环复沓的句子……);词语选用美(叠词、修饰性的形容词、拟人化的动词……);人称变换美(第二人称的换用);情感渗透美(融情于写景中,情贯串叙事中,以问句的形式倾注,借亲切的称呼加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