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中国书法简史9——清代书法(2)

朱耷《草书唐耿湋题王维旧宅清源寺诗轴》
          
隶书热潮
郑簠
号谷口,行医为业,终身不仕。他是清代第一位纯以汉隶名世的书法家。他不用元人的折刀头法,而是糅入草法,线质上更接近篆书,笔画轻重提按充满华饰感。他取法篆隶,初步具有了金石气,是当时一种新的审美趋向,并且带动了当时一大批书法家,开碑学之先。
郑簠《隶书七律条幅》
石涛
号苦瓜和尚。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其画论对后世有极大影响。他与弘仁、髡残、朱耷并称为“清初四僧”,善隶书,自言“从东坡丑字法有所悟”。
 
前碑派
所谓前碑派,是指清代碑派的前身。在邓石如、阮元为界,他们之前的尊碑一派书法家,大多擅长篆隶,对帖学下过苦功,创作中致力于以碑破帖的特征。称为前碑派。傅山“四毋四宁”开其理论上的先声,郑簠从实践上开师碑风气之先,其它代表书法家有金农、郑燮、丁敬、蒋仁、黄易等等。
金农
号冬心。50岁时赴博学鸿词科,不中,归乡。鬻画为生。
他擅长隶书、魏体行草、写经体楷书、楷隶、漆书五种类型。一生的书法可分为三个时期:
青年至50岁:行书和隶书已成熟。他是清代以碑法作行草的第一人。
50岁至70岁:漆书和写经体。
70岁以后:自创“渴笔八分”,是其衰年变法期。
他表现出脱离二王全盘师碑的勇气,转向无名氏书家与民间。他以宋代高僧写经和民门俗工飞白中吸取养分,创造性地以卧笔作书;他留意刻工的木版字体,将整齐、光洁和装饰化的审美定式引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开拓出全新的笔法,是书法史上由帖学转向碑学中的关键人物。
金 农《漆书外不枯中颇坚轴》
郑燮
号板桥。曾任县令,因开仓济贫得罪上司而罢官。在扬州卖画为生。画以兰竹名世。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为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的杰出代表。
郑板桥最为著名的是“六分半书”,他把隶、楷、行、草杂糅为一体。点画跳跃、结字奇诡、大小参差,时见兰竹撇叶之法,章法上大大小小,如乱石铺路,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郑燮《行书七律诗轴》
 
清代中期的帖派书法
在前碑派活跃书坛的同时,帖学一派仍坚守阵营,两派形成对峙格局。
刘庸,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以拙为巧,裹锋行笔,轻重交替,用墨浓重。人称“浓墨宰相”。
王文治,乾隆年间探花。师法董其昌,清新爽健。喜用淡墨。人称“淡墨探花”。
 
清代碑学的建立与完善
乾、嘉时期,邓石如、伊秉绶全面师碑并体现碑派主长,具有开派意义。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问世,为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拉开了清代碑学的序幕。包世臣《艺舟双楫》进一步推波助澜,使碑派理论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