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二战民国的步枪——“中正式”步枪(2)

2023-03-14中国二战战争武器军事抗战星海 来源:百合文库
“中正”式步枪的正式生产,在中国兵器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1943年后,第二一厂、第四一厂等生产“中正”式步枪的兵工厂,全部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生产统一规格的步枪。这是中国第一种全国性的制式步枪,是中国军工发展的一大进步。
“中正”式步枪采用的7.92×57毫米尖头弹,杀伤力极大,并可与当时在中国被广泛使用的机枪如捷克ZB-26式轻机枪、“二四”式重机枪的子弹通用。与圆头弹相比,尖头弹弹头重量较轻,初速较高,而且由于弹头呈流线型,空气阻力小,弹道特性好,不容易受到横风的影响,从而使得“中正”式步枪的射程与精度都远在中国此前大量装备的“汉阳造”和“元年式”之上。其有效射程超过500米,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50毫米友坂步枪弹的威力更大。后来日本九九式步枪改用7.7×58毫米枪弹,但在弹道性能和杀伤力上仍旧与7.92×57毫米尖头弹有一定差距。
“中正”式步枪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都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要稍加修锉即可以互换通用,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通用,已经基本具备了制式步枪的特性。
“中正”式步枪的缺点是枪机拉动比较吃力,加上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由于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就更难拉动,这样一来其射速自然受到很大影响。它要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为了在白刃战时与三八式步枪抗衡,其刺刀全长增加到了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但即便如此,“中正”式步枪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依旧小于三八式步枪装刺刀后的长度。加上国民革命军在拼刺方面的素质不如日军,因此在白刃战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但“中正”式步枪确实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重量:4千克
长度:1110毫米
枪管长度:600毫米
弹药:7.92×57毫米尖头弹
口径:7.92毫米
供弹方式:5发弹匣,内置弹仓,桥夹装弹
初速:810米/秒
有效射程:500米
表尺射程:2000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