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斐迪南坦克歼击车(4)

装甲 20-200mm
爬坡度 22?度
通过垂直墙高 0.78m
越壕宽 2.64m
涉水深 1.00m
奔驰在库尔斯克草原的巨兽“斐迪南”
“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在著名的库尔斯克战役中首次亮相。会战开始之际,德军莫德尔元帅麾下的第9集团军刚刚装备的崭新的90辆“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全部开赴前线,作为德军的重头武器,“斐迪南”式充当了“攻城槌”的作用。库尔斯克会战之初,在德军突破苏军防御阵地的战斗中,“斐迪南”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重型坦克歼击车具有无敌的装甲和71倍口径的88毫米火炮。它像一头出笼的猛兽,奔驰在库尔斯克大草原上……。然而,生长在俄罗斯的斯拉夫猎人们设下了一个个圈套,将这些猛兽逐个套住……”。这是“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生动的写照。在库尔斯克战役的中后期,苏军的坦克和步兵勇猛突击,在德军的后方阵地和“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来个“近战”,在侧面和后面攻击“斐迪南”的薄弱环节,每每奏效。更要命的是,运往库尔斯克战区的“斐迪南”式上未装机枪,在近战中无还手之力,损失惨重,看来1挺小小的机枪也是不容忽视的。
缺点
尽管“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的火力强大,正面防护力超群,但它的薄弱环节仍然不少,除了机动性差之外,大体上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未装机枪。
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述及,影响相当大。作为补救措施,除了装机枪外,有时还要靠Ⅲ型坦克来配合作战。
第二,无线电台的噪声大。
这是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一类产生的电火花造成杂波干扰。这一缺点一直未能得到消除。
第三,药筒抽出不良。
尤其以发射榴弹时更为严重,曾有榴弹的药筒滞留药室的现斐迪南。这时要用撬杠和锤子才能抠出来,往往贻误战机。
第四,发动机的进排气隔栅结构不合理
容易混入泥土和炮弹破片,甚至造成电气设备故障。为此,乘员们往往是在现场另加上一块盖板,但制式装备不允许这样做。
第五,备件的位置不合理。
如车体右侧的工具箱太靠前,容易遭到破坏。
第六,发动机的故障较多。
由于“斐迪南”式是一个近70吨的大家伙,发动机的功率储备不够,往往超负荷运转,平均故障间隔期只有800摩托小时。
第七,行动部分部件的故障多,磨损快。
这是因为“斐迪南”式太重的缘故。
尽管“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它不失为二战中一款极富特色的装甲战斗车辆,尤其是它那独特的电传动装置,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其大胆的探索精神值得称道。“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