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洛氏恐怖的两个来源(2)

2023-03-16克苏鲁神话洛夫克拉夫特怪奇文学 来源:百合文库
洛氏作品的读者一定读到过下面这段话:
在我看来,世上最仁慈的事莫过于人类无法将其所思所想全部贯穿、联系起来。……有朝一日当我们真能把所有那些相互分割的知识拼凑到一起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真实世界,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处境,将会令我们要么陷入疯狂。——《克苏鲁的呼唤》
许多人把这句话简单的理解成一种不可知论以及对知识的拒斥,但实际上这可能与当时民俗学的发展紧密相关。19世纪中期德国的格林兄弟开启了比较神话学的研究,他们试图找出印欧神话中“最古老的部分”,进而去解释这些神话的文化内容。这种比较研究的范式对之后的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栗子就是洛老经常提到的《金枝》。
透纳的《金枝》
《金枝》这部书可以说是人类“拼凑相互分割的知识”的典范了,这部书的副标题是“巫术与宗教研究”,作者弗雷泽为了解释内米小树林中狄安娜祭祀的奇妙风俗④旁征博引,比较了世界各地类似的奇妙风俗,将这些“相互分割的知识”连缀到一起,最终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部书不仅揭示了许多现代风俗暗含的可怖本质(比如欧洲的“五朔节”上的草人⑤),此外还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远隔万里的世界各地往往存在同质的风俗”,这个事实是很容易让人细思恐极的。
民俗学家可能会从进化论人类学的角度提出相似的神话习俗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共性⑥,也可能会认为这是原始人心理的共性⑦,但到了想象力丰富的洛夫克拉夫特这里这种现象就成为了“旧日支配者”存在的土壤。勒格拉斯巡官在新奥尔良的沼泽中缴获的诡异雕像,韦布教授在格陵兰西海岸发现的爱斯基摩部落偶像,悉尼海德公园里蹲踞在象形文字底座上的小雕塑,马萨诸塞州那个阴霾笼罩的海港,非利士人古代传说中的鱼神大衮,各地相似的风俗无不暗示着那位在远古支配着地球的“神明”。
这种现实与幻想交织的写法⑧,制造出了“具有异样的现实性的、暧昧模糊的幻影”,给予了洛氏恐怖独特的魅力。
① 译文大部分引自TROW论坛 赞美setarium 竹子 玖羽 等辛苦翻译的前辈(/≧▽≦/)
② 埃德蒙多·哈雷在1718年通过对比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巴克斯的观测数据发现恒星并非静止于天穹之上,而是有着缓慢的运动。
詹姆斯·布拉德雷在观测恒星视差的过程中发现了“光行差”,并在之后的观测中发现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应大于6-8光年。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在1783年根据对恒星自行的研究得出太阳有向向武仙座方向的空间运动(太阳本动)。
太阳本动与恒星自行跨过了“日心”的宇宙观,恒星距离的推断则解释了为什么星光相比太阳如此渺小暗淡。这使得布鲁诺“宇宙是无限大,不存在固定的中心与界限。地球只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太阳也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的“世界”在产生和消亡。”的宇宙观有了更现实的证据。
③ 洛老的许多作品都很明显的涉及了巫术的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查尔斯·迪克斯特·瓦德事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