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中国人的性格碎片:点到为止

2023-03-18杂谈 来源:百合文库
中国人说话,大抵总是讲究的,而且这种“坏习惯”还有着悠长的历史。在上学时的语文教科书里,这种讲究有时被描述成“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平日里,我们会说单位新来的小王真会说话,但是说话人人都会,‘真会’是个怎么‘会’法,全在这说话的讲究之中。
最早先秦的诗歌里,古人就学会用顾左右而言他来抒发胸臆。
比如今人熟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头就是摸不着头脑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喜欢一个女孩子却先不说女孩子相貌如何,自己有多喜欢,先感叹一句,‘看那河边秋天里雪白而苍郁的蒹葭啊’,犹如街头搭讪时候先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创造点抒情的气氛。然后呢,才接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所中意的姑娘啊,我是真的想念她。就仿佛说话前先在面前拿一张薄纸给遮着,生怕惊着什么。令人想起网上传言英国佬说话,当他们说”with the greatest respect...”,实际上他们意思是”I think you are an idiot”,令人惊讶而好笑。
再比如大诗人屈原向楚王表忠心时,也不先说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上来用一种沉重的口气镇场,列功勋,表决心,而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俨然一股后宫小女人争宠失败后的抱怨,只字不说朝廷上一帮小人天天跟楚王您说我坏话啊,我真的是大大的忠臣,但是一切仿佛又说得明明白白。
诗经中比兴的例子数不胜数,都是先人嘴上绕弯功夫的见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实是形容新出嫁的姑娘年轻美丽,而‘式微式微,胡不归?’,字面上意思是天就要黑了,为什么不回家呢,实际的含义远比字面上的意思丰富:现代说一些正在慢慢消散的事物时,会直接用‘式微’这个词,比如说‘现代诗自近代改革开放引发的物质极大充足后逐渐式微’,就是说现代诗自近代以来不行了,不像当年一首诗一把木吉他就能骗到一个姑娘。说到这里,突然有种自豪在里面,中国人从古时候起,就开始学说话,美国现在众参议会制度下的lobbyist,俨然就是先秦那帮连横合纵的嘴皮客的翻版。
这种说话的艺术在一些后来的诗人手中,用的更是出神入化,不光是本意妙,言外之意更妙。
比较经典例如苏轼嘲笑自己的好友张先八十岁纳了一房年方十八的小妾,‘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而众所周知梨花雪白,海棠红艳,这恐怕是‘老牛吃嫩草’迄今为止最为文艺的说法了。
又比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如果不谈诗人创作的背景,完全是一首精妙的闺意诗。刚出嫁的新娘想要迎合婆婆的心意,又微微有些害羞的感觉,描绘的呼之欲出。然而这首诗实际上是一个大男人在问当朝的官员,‘我这科举中了没啊,答题还合考官的心意吧?’,然而心境和语气双关的精妙,令人叹服,至于考卷上都答了什么,倒是没什么后人关注了。
所以很多时候,那帮诗人笔下的闺怨诗跟闺怨很可能没有什么关系,再比如这首模拟女性的口气,用一种双关的方法,巧妙的表达自己的含义的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