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精品推送】内向的人,请善用你的天赋!

2023-03-18 来源:百合文库
相信很多念设计或艺术的朋友一定都觉得自己很内向,我也一样曾经这么认为过,而且,有时候还很有可能对于自己内向的个性感到不适,总羡慕那些能够在团体中侃侃而谈的人。
的确,真的有很多内向的人选择从事创作,而且他们总是能够给我们一些印象深刻的作品。虽然外向的人似乎总是能够滔滔不绝地说话,不过在我看来,内向的人在许多时候,反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
《安静,就是力量》一书的作者苏珊.坎恩(Susan Cain)也认为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他在经过了大半辈子的时光之后,面对自己内向的那一面,甚至为了要证明自己不那么内向,还放弃了自己成为作者的梦想而选择成为律师。这段影片,就是他在TED上面的演讲,他跟大家分享他对内向者的经验与看法。
设计师的内向是因为总在观察和思考
偶发的孤独感,是创造力的关键。所以,达尔文会独自在林间漫步,且断然拒绝晚餐宴会的邀约,Theodor Geisel,也就是「苏斯博士」,是在他加州拉荷亚的老家一个寂寞钟塔里的书房,创造出許多举世闻名的童话书。 而他其实非常害怕跟他的小读者们见面, 因为他怕小朋友们看到他会期待落空,因为他不像圣诞老人那样亲和有趣。Steve Wozniak在惠普公司的一個小办公室里发明了世上第一台苹果电脑。他说他以前年轻时,如果不是因为太过內向而都宅在家里,他不可能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工程师。
这是我自己相当有感的一段,在从事设计工作的时候,我们总需要一些自己个空间,不想要被人打扰。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外在的应酬,因为我们需要把吸收到的资讯重新再咀嚼一次,把资料变成资讯,把资讯变成创意,让创意成为设计。想想看,有多少伟大的发明是在发明者闭关的时候想到的,很少人真的能够在参加party的时候突然出现灵感。
重点不是在内向,而是有没有善用天赋
首先,我们要学习善用自己的天赋,内向其实是个性的一种。个性有时候往往像是一层包装,会把我们的某一些人格特质或者是能力包覆在里面,而往往我们就只能看到人的个性,就像只看到外表一样。这层包覆在外面的内向个性,很有可能是某种能力或天赋的催化剂,例如说「观察力」、「联想力」、「毅力」等等。这些内在的天赋,往往需要在沉静的时候才能够发挥作用,我们是不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特长,并将它发挥出来,才是应该要着眼的地方。而前面所提到的观察力和联想力等等能力,往往是一个创意人最需要的特长,想想看,是不是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家或者创意人,往往俱有某种层面上的内向个性呢?
社会同时需要内外向的人
当然,社会不可能全都由外向的人组成,也不可能只由内向的人组成,我们需要多元的思维来让社会变得更美好。不过很可惜的是,目前我们的社会似乎不太支持内向的人,我们总鼓励大家要获得发言权,或者要更加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就算是那个团体整天都在哈拉,也认为总比宅在家好。)。这在无形之中,似乎也压抑了内向的人对于社会的投入,想想,有多少有趣的事情是由看似内向的人们发动的。如果,我们能够学习着让身边内向的朋友,甚至是自己偶尔表达想法,这个社会就有机会更加有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