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马修罗读西游记1.1猴王不想死(3)

2023-03-19经典西游记孙悟空四大名著 来源:百合文库
住在水帘洞内,本身就能长生不老。
根据呢?水帘洞的形态,有点像子宫。(铁板桥和之后出现的金箍棒……咳咳。)源流之说,也暗示了这一点。住在里面的猴子,如同处在胎儿的状态,自然就长生不老了。(已经老的猴子,不能返老还童。仙人亦是如此,例如福禄寿三星。有点像定颜珠的功效。)
猴王可能没有观察到洞内的猴子,衰老而死,而是率领群猴出游的时候,慢慢察觉的。所以,三百多年才“远虑”啊。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不对啊,既然住在水帘洞内就能长生不老,那猴王为啥不知道这点(那只通背猿猴也不知道),还要出海寻仙呢?
很简单,“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猴子们不知道自己活了多久。后面孙悟空在地府查看生死簿,“该寿三百四十二岁”,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他也不记得自己活了多久。
悟空在祖师那里修行的时候,才学会了算年岁。后面的年数记得,前面的就算不到了。
既然不知年岁,众猴同住水帘洞,就察觉不到自己超出正常的猴子寿命,已经长生不老了。
众猴见猴王烦恼堕泪,“慌忙罗拜”。听说猴王欢喜间有点远虑,笑他不知足,觉得大家现在的生活无忧无虑了。猴王说出远虑,将来老死,暗中有阎王管着。
注意此处,猴王担心的,首先是被阎王管,其次才是死亡。如果死后没有阎王管,是不是勉强能接受了?
一只通背猿猴,提出“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佛(后文中,菩萨也能长生不老),对应佛教;仙,对应道教;神圣,似乎应该对应儒教。
不过,后文中没有明确提到神圣,这里只能推测。神圣可能是儒教尊崇的圣贤,他们也能长生不老。但不知为何,没有登场。或许是没有形体,只有意识长存于世间。
“阎浮世界”,佛教特指南赡部洲,所以成了猴王寻仙的第一站。“古洞仙山”,对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花果山水帘洞也算,不过这里的仙人不在了。)
猴王倒也干脆,打算明天就出海去,行动力满满。
“众猴鼓掌称扬”,决定“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
之后有一大段描写山珍果品的文字,强调最后一句,“人间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原本计划第二天就出海,结果,那天净吃喝了。
这段文字写的什么?不是欢送宴会那么简单。
猴王想要长生不老,众猴呢?听大王的远虑之后,也开始担心。但猴王之所以是王,在于他敢想敢做,当机立断不迟疑。众猴就相形见绌了。
诸位读者,看到此处就没有疑问吗?为何没有猴子请求跟随悟空一同出海寻仙访道?
因为出海很危险啊。寻仙访道?那不没影的事么。以身犯险、受尽苦累不说,还可能一无所获。在花果山水帘洞日子多舒坦。老死虽然可怕,但大家都一样,没那么恐惧。
再看猴王这边,不得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