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有关于『黑暗森林法则』讨论(2)

2023-03-24转载杂谈客观理性 来源:百合文库
看看当年受此影响,出现的大量应对“黄祸”的想象吧,尤其是去年在网络上颇为“红”了一阵的,被人发掘出来的,杰克·伦敦写的用细菌战消灭中国人的小说……
一张截图
我们曾经以为20世纪的中国关于西方侵略者试图消灭我们的说法是“被害妄想”,但事实上,这并不是。
当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他们发现,自己还不足以“清理”掉中国——其实关于这一段历史的感情,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是很复杂的。和《黑暗森林》结尾处关于人类无法消灭“蝗虫”的描写颇为相似。是的,在历史的某个阶段,中国人,无奈地,扮演了“蝗虫”这个角色。
而在刘慈欣科幻小说中所描述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全面战争(《全频带》和《球状闪电》中所写的),就是重演八国联军的一次“清理”,从他书中关于占领军对占领区的儿童进行屠杀的描写,就看得出,中国人对于那场拉开20世纪帷幕的战争,有多么刻骨铭心。
列强的嚣张
今天这篇文章在网上传了不少
谁说现实世界中没有“清理”?西方曾有巨大的意愿“清理”我们,只不过他们能力不够罢了
关于中国,曾在中国担任几十年海关总税务司(确保中国的关税成为给西方的赔款,一个可笑的职务)的赫德爵士如此说过
核武器相当于二向箔
现实世界中,由于核武器和核威慑这个“终极威慑”的存在,世界大国剑拔弩张,维持了几十年和平。谁也不敢“清理”,因为你没法“藏好自己”。
在《黑暗森林》里,地球无法实现“科技爆炸”,因为我们遇到了“智子封锁”,因为只有一个原子核大小,却能够人为控制行为的“超级机械”,“智子”会将干扰地球上所有对微观层面进行观察研究的实验,从而“杀死”物理学。
三体III智子机器
现实世界中,有意思的是,虽然没有“智子”这样厉害的技术,但对于小国而言,却有着“智子封锁”——这就是核不扩散体系。
回顾人类历史,发展核武器其实是需要历史机遇的。
在上世纪60-70年代,是发展核武器机遇最好的年代,别的不说,光是通过搜集其他国家核试验的放射性粉尘加以分析,对于一些天才的科学家们来说,就足以对它们的核武器技术水平和原理构造进行分析了。
事实上,从现在的很多资料来看,于9敏就是通过这些蛛丝马迹的线索——“猜”出了氢弹的正确构造(当然,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一个真正的天才,可能比通过试错法正向研制出氢弹所需要的天才更多),因此中国才能以很小的投入,短时间内完成氢弹的研制。
而到了80年代,各国的核试验主要转为地下核试验后,再想获得这些数据,已经极为困难。至于90年代干脆进入“全面禁止核试验”时代后,那就根本不可能了。
再加上,核不扩散体系,还严格限制与核技术研制相关的资料、物品的流通。事实上,目前为止,这个体系还是很有效的,只有极少数真假难辨,且并不完整的图纸和资料流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