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无硬核,不科幻?"——关于科幻软硬之争,科幻简史以及一切(第二部分)(4)

2023-03-25科幻红辣椒铳梦 来源:百合文库
而苏珊·J·内皮尔还总结道:“东京以现代日本中心的形象出现在《阿基拉》、《玲音(Lain)》和《新世纪福音战士》等动漫中,成为T•S•艾略特(T. S. Eliot)的《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中道德沦丧的、后现代主义的、虚拟现实意义上的“虚幻城市”。”
“真实与虚幻”,这个在日本赛博朋克中极为重要的话题就这样浮出水面。其中,1998的《玲音》(全称玲音的系列实验动画,Serial Experiments Lain,下略称Lain)是最为杰出的代表,它被认为是“《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接任者”,当然也许会有人戏谑道:“
观众的吐槽
”,毕竟相比《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意识流,《Lain》可能是最贴切文学上“意识流”的动画,通俗来讲,就是中途不小心少看一集你也很可能不会发现……但Lain本身的艺术性十足,其片头与片尾曲也很独特。
“I am falling, I am fading,I have lost it all.”——《Lain》片头曲
片头曲与片尾曲观看地址: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5533971/?p=3
]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5533971/?p=2
]
《Lain》有着十分“硬核”的设定。导演中村隆太郎
可能是会拍动画里最懂IT,而懂IT里最会拍动画的。他本身是苹果公司的狂热粉丝,在动画中多次出现对苹果公司产品的致敬。
如主角使用的电脑,其实就是苹果公司发售20周年的纪念MAC机。
还有诸如主角的学校所学习的课程是一种早期的计算机语言LISP。
桌子上的电脑则毫无疑问是上世纪的IMAC一体机
甚至还有携带式的全景AR,其搭载的是苹果公司未完成项目Project X中名为HotSauce的系统(如果注意看还能发现这里的背景画面是实拍,而不是动画)
甚至就连在动画中垄断了整个电子科技的公司“橘总研”也是neta自苹果机品牌“Macintosh”(就是我们说的Mac,实际上是一种苹果的名字)。另外在动画中出现的字体也来自于苹果公司,甚至开场的播报音“Layer”也是来源于苹果的语音合成。
除此以外,包括网络的设定也颇为“赛博朋克”,1998年的《Lain》所设定网络与现在人们使用的网络颇为相似。
Wired
(连线,同时还是“迷幻的”,是一个双关语)成功连接着每一个人,人们通过网络交互,生活,网络成为了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玲音的世界里,脑机接口技术高度发达。人们能依靠“Protocol 7(协议7)”将电脑和人脑连接起来。更为惊人的是,在动画中,协议7被利用,与地球电磁场结合,实现了以舒曼共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