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人类起源社会的早期数学发展(2)

2023-03-25数学刺客信条文明数学发展 来源:百合文库
与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数学宝藏被人们挖掘出来,其辉煌的成就弥补了在埃及政治大环境之下,难以完善的数学体系。这一时期,六十位进制出现,等差等比数列的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演变,最重要的是,在古巴比伦文明的中后期,勾股数与其定理的横空出世,将几何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虽然仍缺乏逻辑性的指导和命题论证思想的产生,但泥板上的文字已经预示了一切,时代在进步的同时,也留下了人类思想的进步的探索发现。
古巴比伦的辉煌,在现在看来算是昙花一现,但谁又能说,在数学史上的成就不亚于整个埃及的文明。当然,古代先辈的思想局限性,也是阻挡其发展进步的一方面,无论是古埃及也好,还是古巴比伦,都缺少了现代人所讲的“严谨性”,说直白一点就是只有自己才能佐证思想的权威性。
那么在千里之外的先秦中国文明,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先秦时期的中国文明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阶段,虽存在社会动荡,但长期相对稳定的国家局面也利于各方思维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文化,还有后期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这都是社会科技以及道德伦理稳定发展的表现。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向来不缺少有才识的文人墨客。同样,相比于前文提到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先秦中国在文化领域中,因为社会格局的完整性,其思想具有划一性和严谨性,虽然仍未在这个时期形成统一的数学体系,但保留下来的书面材料,也是最直观和最具有联系性的材料。
在这个时期,文学也同样展现辉煌的一面,由《诗经》《九丘》,到《周易》的理论天学,与数学的结合,再到《管子》中的社会数学,《尚书》中的“幻方”......这些经典流传了下来,在一片片竹简之上,传承千年。中国的先辈在数学方面走的路比同时期国外文明还远,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制度上,中国的体系决定了数学的发展进程。
我们也出现了十进制的计数法,用很简单的几个数字表示出更大的数字,比古埃及时期的简便了许多;工具方面,一方小小的算筹,在平面上纵横演化,用来计算;不成规矩,不成方圆,石刻上的“规”与“矩”,丈量的是时代的变迁。
我们的祖先在数学上给我们留下数不清的成就瑰宝,为后世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保障,纵使繁杂,但进步性不可磨灭。
当然,现在很多事物我们只能在图片上,在博物馆的展柜里面,见到先人的光彩。
在西汉之前,已是足矣。
那么在中国之后的岁月呢?
中国数学发展繁荣时期大约在西汉末期至隋朝中叶。这将是中国数学理论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高峰的标志就是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诞生。至少有1800年的《九章算术》,其作者是谁?由谁编纂?至今无从考证。我们只知道,它是中国秦汉时期一二百年的数学知识结晶,到公元1世纪时开始流传使用。
不过,这也不是我们这一次读书笔记需要去深思的事情了。
5G世代到来之际,大数据与物联网,我们仍然需要数学来为我们保驾护航。当然,任何学问都是无止境的,就像今夜与朋友在饭桌上讨乱宇宙的奇妙一般,在历史进程面前,你我皆是渺小的生物。
不过,学无止境,传承古文明之后的新一代人,也将会创造新的辉煌篇章。
此间的你我,不也是如此?
天圆地方,万象繁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