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御伽草纸》——散发着现代深沉之香的炒冷饭

2023-03-25随笔 来源:百合文库

《御伽草纸》包含了四个故事,都是以日本的传统民间故事为蓝本,再经过作者的重新表达而叙述。
“御伽草纸”的本意是童话书。作者所写的四个故事——《摘肉瘤》、《浦岛太郎》、《噼啪噼啪山》、《拔舌雀》,据他自己所说,都是取材自女儿的小人书,这应该是取此书名的原因。当然,正如书中所写,“《御伽草纸》这本书,我是想将其打造成一件‘玩具’的,好让那些为了让日本度过国难而奋斗着的人们于百忙之中能得到片刻的慰藉。”由此可见,虽说是童话书,作者的眼光针对的还是那些“需要如此慰藉的奋斗着的人们”。
把原有的民间故事进行新编,这种事也不算少见——最典型的就要数吾师王小波。一般来说,能流传至今的传统故事,在技巧上肯定是已经被打磨得趋于完善,要想成功的炒冷饭,要么就要在让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范围内打翻故事设定,比如作者自己所想的“爱哭鼻子的桃太郎”;要么就在立意上下功夫。作者太宰治炒冷饭的功底显然十分扎实,炒冷饭的艺术也运用得十分熟稔。“草纸”中的四个故事,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摘肉瘤》讲的是一个脸颊上长着瘤子的老爷爷,在山中因躲雨误了回家时期,遇见鬼怪聚会,加入其中而被鬼怪摘掉了瘤子,另一个脸上有瘤子的老爷爷见状也进入山中,却被不开心的鬼怪把前一个瘤子给粘上了的故事。其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主题跟原版本差不离。不同的是,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一些观点,在里面加入了许多细节,比如老爷爷在家里是个和善而孤独的酒鬼,他的妻子是“没嘴的葫芦”,他的儿子是“阿波圣人”,也许正因如此,他才对脸上的瘤子爱护有加——另一个讨厌脸上肉瘤的老爷爷,性格正经,家庭倒正相反的是“给人以十分欢快的印象”,两相对比,正如作者所言,“在这个故事中,所谓的‘行为不轨’之事一件也没有,却依然有人遭遇了不幸……这就是性格所造成的悲喜剧。”
在传统的故事里,《浦岛太郎》被普遍认为是教育人们不要贪图玩乐,蹉跎岁月的。爱幻想的浦岛太郎,受曾经所救的海龟邀请,在海底龙宫里游玩了几日,回到岸上却发现已经物改人非。他不听劝诫,打开了龙女送他的盒子,结果变成了一个好大岁数的白胡子爷爷——也许盒子里装的正是他浪费的青春。这个结果看起来令人遗憾,而太宰治以他自身的忧郁,赋予了这个故事新的意义:三百年的岁月,一下子就忘却了——忘却,才是人的救赎。
讲报复的《噼啪噼啪山》是书内所有故事里令人最为惊惧的一篇,这也许是故事本身就十分残忍——被老人抓住的狸猫反炖了老婆婆,遭到兔子多次报复而致死。作者说:“《噼啪噼啪山》这个故事里的兔子其实就是一名少女。而身败名裂,最终一命呜呼的那只山狸则是对兔子少女想入非非的丑男人。”这个新奇的联想开始让我莫名其妙,后来我想到,这应该就是日本文化里对于“肉体、精神、美”三者关系的敏感的体现吧。
小人书里把狸猫炖婆婆汤的情节简单地说成了弄伤老婆婆后逃走,太宰治更进一步,把兔子描绘成阿尔忒弥斯式的角色,这样,承受毒辣无比的“圣少女之怒”的山狸不管结局如何,“我们也只能在一声长叹之后加以接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