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随笔:穿越者问题·诸世界的栖息与争鸣

2023-03-26啊~ 来源:百合文库

心情不好。随手一写。
一 摇晃的天球:诸世界的大地
当人们以“穿越”为主题撰写一部同人小说的时候,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这部小说的“原创性”有多大?一方面,穿越小说似乎是扎根于各种原作的基础之上,它无法离开那个彼岸世界——动画的内部世界——来自由地开展出自己的形态;另一方面,穿越小说也势必的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学创造与自己的造物。为了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联系,为了让主角进入“幻想世界”,从而实现“穿越”,某种创造,某种物理学必须被生成。
按照我在上文提出的看法,我试图对“穿越”的概念阐述做出这样一种尝试:当人们以穿越为主题进行文学创造时,最主要的任务乃是:它必须发展出一种可以联通“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联通“此岸”与“彼岸”的形态,或者说,它必须把“穿越者本来的世界”与“穿越者即将前往的世界”之间发展某种通道,某种“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学”。也就是说:穿越小说必须超越孤立的个别世界,到达诸世界的争鸣与诸世界的共鸣。这同样意味着,穿越小说必须超越现实世界本身的物理结构,它将不得不发展出一套超物理学——一种立足于“另一个世界”、“幻想世界”的形而上学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令彼岸世界的以展开自身,另一方面得以令诸世界寻找到自己各自的位置。
或许可以如此比喻:在近代的物理学想象中,各个星球之间是相互隔离的、没有内容物的绝对真空。而穿越小说的任务则是:它需要将真空转化为可以通行的某种复杂介质,以此,孤立的世界可以互相产生联系。
这样的一种文学宇宙学意味着:文字将超越物质。事实上,穿越小说中所展示的诸世界的争鸣,以及这种世界之争鸣所依赖的框架,的确已经超越了文学和文字本身,以至于一种奇迹式的生成和创造。无论是《无限恐怖》系列的主神空间,还是《希灵帝国》中的帝国,都已经发展出一种妥善、成熟、移植性强大的超物理学框架,通过这套框架,不安的诸世界得以找到自身的位置并安然生发出自己的枝桠。这就是诸世界之间的栖身之框架。这就是摇晃的天球脚下牢固的大地。
在一般的原作中,作者仅仅只是满足于创造一个世界本身。《天降之物》仅仅是一个世界,《声之形》也仅仅是一个世界,《星际争霸》亦如是,这个世界或许大于整个宇宙,或许与我们的所有物理学观念都不符合。但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原作仅仅满足于创造一个世界,并维持这么一个世界,无论这个世界的形态是怎样的。而穿越文学则意味着,一个世界已经不足够,甚至两个也不一定足够:人们必须发展一种诸世界式的创造,人们必须超越孤立的单个世界。穿越文学始终是超越性的,它总是笼罩于无数单子式的原作之上,并努力在各个纯粹孤立的单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在大多数穿越小说里,“穿越”仅仅被作为一种被动性的事实而被接受。主角仅仅是被卷入异世界,然后世界间的争鸣就慢慢地寂静了。现在,既没有产生对穿越的清醒的意识,也没有产生对诸个世界的世界形态的可能性的极限的猜测、生成与创造。绝大多数情况下,“设定”不过是一些互不相关的冰冷宇宙,犹如互相隔绝的雨中水洼。尚未出现一门合格的超物理学,也从未出现过类似“设定之网”或“想象物理学”这类的东西:小说家们在触及到穿越的问题时,如果不是尴尬的用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来含糊其辞,就是用另外一些更难以辨识的巨大的设定之网笼罩一切以遮蔽问题。到头来,设定要么是支离破碎的,因此显得没有联系且毫无章法;要么是硕大无朋的,因此显得粗糙简陋而无用臃肿。尚没有什么“设定的美”,“设定的形态”之类。同样,关于诸世界之间的栖身之框架,也远远没有什么可靠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