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步兵攻击17~19章

2023-04-03步兵攻击 来源:百合文库
第三章孚日高地的阵地战(1916年) 罗马尼亚的运动战(1916—1917年)
突袭“松树瘤”阵地
1915年10月初,符腾堡山地营正式成立,史普约瑟少校担任营长。我担任第2连连长。连队由200名从各兵种抽调而来的年轻人组成,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几个星期的训练和磨合之后,连队凝聚成为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山地部队,各式各样的军服使我们的队列五颜六色。从第一天起,我们就保持了高昂的士气。不久,新的山地部队制服也派发了下来。
11月底,营长对全营部队进行了分列式检阅。12月,我们又接受了滑雪训练。
可惜,圣诞节后第四天,我们的好日子就结束了。登上专列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西部战场,而非之前预想的意大利前线。在风雨交加的新年夜里,我们从巴伐利亚预备役部队的手中接管了希尔森山脊南端一带的阵地。
我们的新阵地前方设有坚固的铁丝网和其他障碍设施,还有一道铁丝电网。我们沿着正面构筑并加固了几个据点。这些据点仿佛一个个小型堡垒,里面储存有充足的弹药、口粮和饮用水,届时利用它们形成交叉火力,控制整个阵地。我吸取了在阿戈讷战场获得的经验教训,保证连里的每个掩体都必须有两个出口,并配备了坚固的顶盖。
除了几发炮弹或子弹的偶尔骚扰外,我们听不到法军的任何动静。实际上,我们最大的困难是恶劣的气候而非敌人。我们熟悉了阵地,并对众多预备军官进行了强化训练。
9 月,我们进入了希尔森山脊北面,暴露的山坡正对着法军阵地。于是,每天数次接受法军各种口径大炮的攻击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
1916年10月上旬,包括第2连的几个单位受命制定捕俘方案。
为了摸清接近法军的最佳路线,我带着两名副班长出去侦察。这次侦察证明了在这种林地里突袭敌人的难度。第二天,我详细分析了攻击这个阵地的可行性,把这个阵地命名为“松树瘤”。我发现情况对我们比较有利。随后,我们连续侦察了几天几夜,最终确定了攻击“松树瘤”的两个预定发起点:一处位于空地中间隐蔽的哨兵掩体里;另一处位于左侧约60米远的岩架上。此外,这样完全缺乏掩蔽的行动只能在暗无星光的夜晚进行。
在接下来的几天几夜里,我们仔细研究了接近“松树瘤”阵地的路线以及准备攻击的两个法军前哨内卫兵的个人习惯。在观察中,我们小心谨慎,避免让法军对我们即将发起的突袭行动有所察觉。最后,根据侦察结果,我制定了进攻方案。各个任务组受领任务后便开始在阵地后方实施预演。
10月4日,天气阴寒,临近傍晚,下起了暴雨,这正是我想要的天气。法军哨兵躲到哨所里避雨,大大降低了警戒,而且暴风雨的声响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掩护。我向营长报告了作战计划,希望任务就在当晚执行。营长批准了我的请求。
午夜前3小时,我和3个分队离开了阵地,向法军阵地匍匐前进。不久,剪铁丝网分队分别向左右两个预定地点爬了过去;我随突击小组紧随其后;突击队的20名士兵组成间距三步的单列纵队,跟着我们向法军阵地摸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