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王演义 第二十八回 悲哀的亲情

2023-04-26 来源:百合文库
父子争斗终落幕 骑士东去断情愫
马歇尔和小亨利沿着河堤一路奔走,没有再遇到追兵,天亮之前他们终于找到了渡船,然后一路逃回了南方。气急败坏的小国王一站稳脚跟,立即对凯尔西一带展开劫掠,以此来发泄他的怒火。
马歇尔竭力劝阻着主人,希望他能克制冲动,但小亨利执意破罐子破摔,完全听不进马歇尔的苦心劝诫。
6月3日,小亨利劫掠归来突感不适,一番上吐下泻之后不得不在马尔泰的一座教堂养病。数日之后,医生诊断是感染了痢疾,仅仅几天时间,亨利就出现了肠道脓血且十分严重。
躺在床上无法进食的王储隐隐感到大限将至。
回望二十八年的人生岁月,小亨利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荒唐和愚蠢,他请求武艺教头去见自己的父亲并告诉他,他的儿子已经时日无多,如今只想在死前再见父母一面。
6月7日,马歇尔返回马尔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小亨利转达了他父亲的回复。
“如果我的儿子真的有心悔过,那就应该尽快到父亲的身边来谢罪,而不是想方设法令他再次失望。”
不过亨利二世也委托马歇尔将埃莉诺的戒指带给他,表示同意与儿子和解。马歇尔归来的时候,小亨利的身边围着好几位神父,此刻正在一起为病重的继任国王祷告。
“我没能达成您交付的使命。”马歇尔半跪在床前,难过地说道。
“不怪你,我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不会再相信我了。”小亨利的眼眶里不断流出泪水,此刻他已经无力起身。
“可是我快死了,所以即便知道不行还是想试一试……”
亨利说着努力将戒指往手上套,但因为手指肿胀,试了几次也未能如愿,还是马歇尔哽咽着帮他把戒指套在了小指上。这真是一个无比悲哀的时刻,即便他犯过再多难以饶恕的荒唐错误也无法悔过了,而他还只有二十八岁。
“那个吉伦特的乡下骑士说的没有错,我怕是遭到天谴了。”亨利的眼角挂着泪珠对马歇尔说道。
“没有的事儿,您会好起来的……”马歇尔安慰道。
亨利没有反驳,而是让教士拿来一个布包裹给马歇尔,里面正是抢来的十字架。
“这是……”马歇尔感到错愕。
亨利默默地点了点头,眼角再次噙满了泪水。
马歇尔明白了,他想起那名被他杀死在河堤的骑士,可如今寄托了亨利悔恨的十字架已经无法还给失主了,他不禁更加难过。
“还有一件事请你如实告诉我……”小亨利的声音十分微弱。
马歇尔赶紧将耳朵贴近。
“你和玛格丽特……有没有……”
马歇尔坚定地摇了摇头。
“那……你爱她吗……”亨利又问。
马歇尔沉默了,他想起了自己在巴黎和王后朝夕相处的日子。那天正是因为玛格丽特闯进了他的卧室,他才逼不得已出逃去和小亨利汇合,也因此及时救了主人。
一切仿佛冥冥之中注定,马歇尔的理智帮助他和王后保住了清白,同时也救了自己主人的命。但此时他该怎样回答?
一名真正的骑士的人生应该奉行什么准则?是正义、是道德、是荣誉、是无限的忠诚,马歇尔扪心自问,忠诚中是否应该包含诚实与无私。
他望着处在弥留中的亨利,终于还是点了头。诚实是亨利最后能得到的忠诚。
“上帝定是给予了我最后的怜悯……”小亨利含着泪喃喃自语,此时他的声音已经微弱到很难听见。
“玛格丽特……很可怜……当初我和父亲闹别扭的时候她怀着孕,我却没有照顾好她……孩子就这样……没有了……今后……请你好好对她吧……”小亨利在哭泣中断断续续说道。
1183年6月11日,小亨利戴着父亲给的戒指,在马尔泰的一所修道院病逝,他在临死前留下遗言,希望能宽恕他的母亲,或至少多给予她一些自由。
6月底,小亨利的遗体被运往鲁昂,安葬在他父亲出生的地方。下葬之时亨利二世抱着棺木,悔痛万分。如果他在儿子临死能信任他,起码还能见上小亨利最后一面。但这样的事情又能怪罪谁能?小亨利活着的时候谎话连篇,诡计多端,亨利二世若真的前往试探,难道就不怕这是个危险的圈套吗?
“他活着的时候令我操碎了心,可我多么希望他此时还能继续活着,好让我能继续为他操心!”
填土时他如是说。
由于小亨利未能正式登基和单独执政,因此未能被称为亨利三世,作为王储死去的他自然不能下葬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但在死前得到了父亲的谅解,并安葬在父亲的出生地,也算是得到了一点小小的安慰。
已经发生的悲剧无可挽回,老亨利只能支撑着他日渐衰弱的身体和帝国继续走下去。他仿佛能感觉到:有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此时正紧盯着他和他的子孙,时刻准备寻找机会吞噬掉他们。
1183年6月的威廉·马歇尔是痛苦的,他眼看着小亨利的尸体被运上马车前往鲁昂,但他并非无处可去。无论是老亨利还是理查,长久以来都一直希望得到这位武艺高超的骑士效忠。但马歇尔自己显然知道该去往何方。小亨利抢来的十字架无法归还给失主,但马歇尔知道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放它。
十字架的下方刻着两个紧挨着的字母:“AA”。
“我的妹夫阿纳托尔此刻正在圣地,为了上帝的荣誉和异教徒做殊死斗争……”
马歇尔想起了埃德蒙最后说的话。寻找安纳托尔及其的妻子,为他曾经的主人小亨利和他自己赎罪,为此他将立即启程前往耶路撒冷,以免老亨利或理查派人来找。
马歇尔请人将小亨利的死讯和一封信转达给身在巴黎的玛格丽特。
“您的丈夫深爱着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世上没有人比他更加爱您!”
信中如是说道。
即便坚毅如马歇尔,见到玛格丽特王后也很难不改初衷,所以告别还是免了,他将带着小亨利留下的十字架前往耶路撒冷,开始他在东方的赎罪之旅。
英格兰天翻地覆的时候,遥远的耶路撒冷王国平静如水。西比拉和居伊如胶似漆,而国王也乐意看到姐姐幸福。虽然在居伊的身上看不到什么治国才能,但行为恭顺善良,作为来自普瓦图的纨绔子弟(吕西尼昂家族领有拉马什和昂古莱姆)这尤为难得。西比拉的儿子小鲍德温也和这位继父相处融洽,王宫里每日充满了欢声笑语。
身体腐朽的鲍德温国王躺在躺椅上倾听这些,脸上露出憧憬的表情。
“只要能坚持二十年,甚至十年就够了……小鲍德温若能活二十岁,耶路撒冷便足够挺过萨拉丁的进攻……”
鲍德温告诉居伊:无论对待雷蒙德还是雷纳尔德都不能过于偏向,雷蒙德稳重博学,但他和阿拉伯人走得太近,一口阿拉伯语说得比穆斯林还流利;雷纳尔德虽然贪婪无耻但他凶横狡诈,作战勇猛,王国必须要有这样的人来保卫。
居伊将国王的话牢牢记在心上,从此对沙蒂永的雷纳尔德敬而远之。卡拉克公爵气得跳脚也毫无办法,毕竟在饱受战火蹂躏的圣地王国,短暂的和平显得无比珍贵。
通过两方君主的努力,整个叙利亚半岛呈现出罕见的和平景象,两边的商队互相穿梭来往,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甚至出现了穆斯林和基督徒共市的情景,这在当时的背景下堪称魔幻。
萨拉丁通过泉水谷之战夺回了失掉的威信,阿拉伯半岛的人们颂扬着他的丰功伟绩,把他当作英雄一样供奉和崇拜,他们在礼拜中念着他的名字,为他向万能的真主祈福。不久后,阿勒颇的封锁也加紧了,赞吉王朝的孤岛在叙利亚的风雨中飘摇,支撑得越来越艰难。
1181年末,努尔丁之子萨利赫在阿勒颇城中病重。他的堂兄伊兹丁望着将死的弟弟,心如刀绞。
“我已听到真主在召唤我,怕是来日无多了。我死后,阿勒颇由你来接管,请你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千万不能把它出卖给那个霸占了我主母的无耻之徒。”萨利赫对伊兹丁说道。
“要是……要是有药的话……”伊兹丁紧握双拳,泪眼婆娑。
阿勒颇城缺医少药,皆因萨拉丁围困之故,然而即便是知道原因也无可奈何。
“那个虚伪的人啊,”萨利赫躺在病榻上恨恨地说道:“他宁可将药物和水果送给异教徒的国王,也不愿让我得到;他宁可用钱收买人心,也不愿让阿勒颇的百姓得到。他一心期待着我的自灭,是多么的卑鄙和恶毒。一切皆是命中注定,真主在上,无耻的恶人终会有报应,只是早晚而已。”
……在弥留之际,由于没有止痛药物,萨利赫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医生无奈地请求他喝一点酒,并告诉他真主必能体谅,可萨利赫坚持认为饮酒是犯戒之事,严词拒绝了医生的好意。无奈之下,城内的长老前来告诉他酒在此时可为药用,不算犯戒。然而伊兹丁却问:
“那饮酒可以使真主挽留我不死吗?”
当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萨利赫坚定地说道:
“如此,我便不愿身有犯禁之物去见真主。”
1181年12月,萨利赫病逝于阿勒颇,享年仅十八岁。死前他一再叮嘱伊兹丁万万不可放弃阿勒颇,因为这座坚城是叙利亚的眼睛,一旦失守则唇亡齿寒,赞吉家再难保全了。
不久后,萨拉丁开始进攻美索不达米亚,赛福丁·加齐的日子变得愈加艰难,伊兹丁担忧父亲的安危,守城的信念很快发生了动摇。
1183年6月,萨拉丁的书记官伊马丁作为使者进入阿勒颇城,向这里的主人伊兹丁转达了苏丹的意愿。伊马丁说:“主上之所以猛攻蒙福尔,全都是因为无法得到阿勒颇的缘故。只要能得到阿勒颇,主上愿意用五座城池来交换,并承诺与蒙福尔停战两年。”
伊兹丁望着眼前的协议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不愿放弃堂弟交托的城市,但更不愿年迈的父亲担惊受怕,于是最终接受了萨拉丁的建议。
6月11日夜,阿勒颇开城投降,萨拉丁同意让伊兹丁带走了城中所有的财宝和物资。
“我只要阿勒颇的石头。”萨拉丁慷慨地表示。
他的亲信大臣法蒂勒表示了对此事的担忧,然而萨拉丁似乎并不在意。
“不过是银币换金币的交易,伊兹丁是个蠢材,赞吉家无力回天了。”萨拉丁笑道。
经过近十年的漫长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整个叙利亚。
交出阿勒颇的伊兹丁并没有换取到平安。1185年,也就是两年的停战协定一到期,萨拉丁立即派弟弟阿迪勒攻陷了蒙福尔,赞吉王朝从此灭亡。不过即便伊兹丁选择继**守,阿勒颇也终有一天会被攻破,此实力使然。
1183年12月,历经千幸万苦的威廉·马歇尔终于到达了圣地耶路撒冷,他在途径希腊半岛的时候甚至还遇到一点小风波。
当时马歇尔正在一条小溪边饮水,一个名叫鲍尔的农民上来攀谈却突然抢走了插在背囊里的十字架,马歇尔追上前去和他打了几个回合,费了一番功夫才抢回十字架,但落败的抢劫犯请求马歇尔不要杀他,因为自己原本也是一名十字军战士。
原来鲍尔是第二次东征中的德国老兵,在同罗姆突厥的遭遇战中和国王康拉德失散。此时鲍尔已经年过半百,家里还有一位信仰东正教的妻子和两个成年的儿子,但当他听说马歇尔即将前往耶路撒冷的时候立即要求同往。老骑士拿出了收藏的链锤和利斧,带着家里唯一的耕马,跟随马歇尔去延续自己三十余年前未尽的旧梦。
马歇尔的第二位同伴是在港口遇到的卡斯蒂亚骑士安东尼奥利。早些时候安东尼奥利的母亲病重,他听说前往圣地作战能够得到上帝的庇护,为母亲他决定前往耶路撒冷。安东尼奥利原本在卡斯蒂亚担任宫廷守卫,是一位用剑的高手。他身材修长,面容英俊,说话彬彬有礼,和矮胖粗壮,嗜酒如命且行为粗鲁的鲍尔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个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耶路撒冷,他们的心中充满着憧憬和凝重,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参拜圣墓。但修士告诉他们必须得到教会允许才能进入,为此建议他们先去骑士团营地报道并领取制服。
圣殿骑士的总部设立在圣殿山上的教堂里,这座教堂是由原来的阿克萨圆顶大清真寺改建而来。寺庙用方块条状石料砌筑墙壁,坚固伟岸,庄严气派。寺庙之上是伊斯兰特色的大圆顶,上有镏金装饰,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寺庙内设礼拜大殿,长九十米,高八十八米,宽三十五米,殿内立有大理石圆柱五十三根,大理石方柱四十九根,用以支撑。殿内开三门,东西两门用作进出,北门专为穆斯林面南礼拜而设。
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后,寺庙顶端的圆月标志被拆除更换为十字架。大殿内的穆斯林物品被撤除丢弃,安放上基督圣像和十字架。大殿两侧陈列各地贵族赠送的雕塑和壁画。殿外的偏殿被改为马厩和宿舍,用来保障圣殿骑士作战。
经过简单询问之后,接待员为三位骑士作了登记,发放绘有红色十字标志的白长袍,并安排宿舍。明早他们将在这里和数千名圣殿骑士一起接受训练,聆听阿诺德大团长的教诲。宿舍的条件很艰苦,一间房住着三十几人甚至更多,许多骑士在睡前向主祷告忏悔,因为和平协议暂时不能去杀穆斯林,祷告已经很久没有新内容了。
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胖子鲍尔鼾声如雷,他的长袍因为过于窄小而无法穿着,暂时只能在胸甲上涂上红色十字。与之相反的,威廉·马歇尔久久不能入睡,人生的种种经历在他脑中盘旋,无法散去。他已经三十七岁,在战场和比武中赢得过无数功勋,如今依旧是孑然一身。
圣伯纳德撰写的《新骑士颂》就在宿舍墙的十字架下面,据说许多圣殿骑士都已发誓奉献终生,决定终生不娶。
“这样的归宿也不错吧。”他默默地对自己说道,然后睡去。
夜渐渐深了,万籁寂静。
“雅克来了!雅克团长来了!”
“大家去外面集合,雅克团长要清点人数!”
有人举着火把闯进了宿舍,大声命令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