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从晴雯和袭人判词,看曹雪芹对生命价值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2023-04-28红楼梦晴雯袭人 来源:百合文库

文学是一种书写生命历程的艺术。在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各种人生姿态。因此,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是反思生命的过程。从而调整生命态度,成就更加丰富的自己。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一部文学作品影响着你的生命轨迹。《红楼梦》便是一部救赎我生命的文学著作。阅读《红楼梦》以来总有所思,特别是那怀金悼玉的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金陵十二钗判词,是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及《红楼梦》十二曲。这些词曲书写着与宝玉较亲近女子的命运。
即使这些女子与宝玉较亲近,可宝玉读到判词时并未彻悟。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执迷,在我们身在其中时,并不易彻悟。就如苏轼所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回想自己走过的生命历程,是不是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你是不是这样说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如何如何。但我想再许你一次,你还是会有执迷,会有遗憾。也许这就是人生,纵使你活千次,也终难圆满。
既如此,我们何必回避生命中的遗憾,生命中经历的一切,我们都要去感念。或喜,或悲;或沉重,或闲适;或执迷,或彻悟。一切经历的总和不就是生命本身吗?
一、晴雯判词:对儒家礼教的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月便是晴,彩云便雯。这首判词是写宝玉身边的一个丫头,名唤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讲的是晴雯的性格与出身的矛盾。在《红楼梦》中晴雯几乎有小姐般的心性。他其中一根手指留着很长的指甲,在古代封建社会留长指甲是贵族的象征,可奈何他身为下贱。
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呢?我很难说心比天高是好或是坏。可小说中晴雯却因为心比天高的性格招人怨,毁谤生,最后夭寿。风流,是说行为,晴雯行为举止与他人不同,灵巧,红楼梦后面写道晴雯补孔雀裘。
可风流灵巧,心比天高正是晴雯真正的性格,在我看来他没有半点的娇作。只是他的不同,触犯了传统儒家礼教思维。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事?想想自己,有时我会去议论别人,希望他的待人接物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可是他真的那样做了,对他来讲真的是正确的吗?真的会更合适吗?我想未必。
在儒家文化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在儒家文化的世界里,一个婴儿哇哇坠地之时,父亲就想好了要把他培养成为忠君报国的臣子。可你想过吗?这个生命他想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他。他来到的世界是绽放自我的。
我在这里讲这个并不是否定儒家的哲学,我是去反思儒家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我相信孔子讲的克己复礼,不是程朱理学讲的存天理,灭人欲。我更愿意相信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是用适当的方式引导你的生命去完成自我的同时兼善天下。因为生命在绽放自我的时候需要有效的引导。就如同花儿的绽放,需要春风雨露。可如果是疾风骤雨呢?非常庆幸,在儒家文化产生之际,老庄思想也在中国思想史上绽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