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仰阿莎的赛博2385纪事本末(2)

凯痴痴地望着她的身影。
“仰阿莎,我的生命之光,我的灵魂之舟,我最终走向的涟漪和坟墓。”
3、苗寨里的故土计划
超人时代的最大争议,是要不要保留人类的种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因为科技进化成超人,当局开始有了保护稀有动物般的忧思,但这种忧思又在人们的反复讨论中被无限推迟,直到大家意识到,世界上只剩下一个真正的人类——住在深山东江村的仰阿莎。
她是最后的人类,也是古老民族苗族的最后传人,当东江村的人几乎都出走远方成为超人后,她却还维持着耕种纺织、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她大脑内储藏着很多人们已经忘却的手工技能、古代歌谣传说和晚上9点准时睡觉的习惯。
仰阿莎是一个宝贵的样本,是活的遗迹。事不宜迟,超人们的上层拍板,要保护仰阿莎,他们决定派遣办事员与仰阿莎签署协议,把东江的整片山水和那块最后的苗寨,用防御气泡圈起来。在外围建设一个可以供人参观的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天空上方的隐形舱,看到仰阿莎的生活。她不能使用任何现代科技,要依据古代文献,按照苗族的传统方式,在这个小小的生态圈里自己种田捕鱼,蜡染纺织。闲暇时光也要依照古法,唱飞歌,吹芦笙。东江将成为人造的桃花源,成为一个培养皿,成为一个动物园。
他们把这个想法称为“故土计划”。顾名思义,就是留存人类最后一块故土的意思。
让人惊讶的是,计划出奇的顺利,这得益于仰阿莎的温和,在办事员降临东江几天后,实地工程、宣传作业如火如荼地启动了。城市的地标上方,在飞行器和高利贷广告的左右,出现了仰阿莎的巨大面容。
4、新的宗教
工程建设完成后,观看仰阿莎生活,成为一种新时尚。当仰阿莎在河边发呆,人们把这理解为人脑失传已久的冥想功能。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仰阿莎可以忍受那种无聊,为什么仰阿莎可以不借助机器劳动,能用肉体去忍受疲惫和痛苦。
这是一种质朴原初的快乐。混沌的世界有了中心——仰阿莎。人们对她的崇拜来源于受科技围困下的迷茫,他们羡慕仰阿莎的安定、简单、有目的感。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到东江博物馆,看仰阿莎播种水稻、制作腊肉、染花布、跳板凳舞,一看就是一整天,茶饭不思。
在树木资源有了一万种利用方法的2385年,仰阿莎还是会每天朝拜居住于其中的苗族古神。这对被科技豢养的人们来说,是荒谬且反智的。但他们依然抗拒不了仰阿莎的魔力。她既是异端,冥冥之中也好像是大家殊途同归的答案——他们在充满意义,自信满满又狂飙猛进的赛博时代,在仰阿莎身上发现了内心深处的匮乏感,也在她身上看到了消失已久的禅意和对未知的敬畏。
实际上,在百年前,人们就开始警惕互联网成为宗教。有识之士为如今的美好时代鞠躬尽瘁,他们清醒地划定造物和人的界限。没有犯当时幻想小说中所预言的人机大战的灾难。
在这种危机感中,宗教已经完全消失,可让那些聪明人没想到的是,在面对仰阿莎时,人们以一种最笨拙的方式重新陷入了宗教——他们光是看着仰阿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已经沉迷于其中。她不需要向世界宣言神圣的理想和崇高的愿景。人们只要看着她吃着自己烧的柴火饭,就已经无法自拔,不由自主地俯身跪拜,高喊教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