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写作概念词典(15)检验作品好坏的标准:真物

2023-04-01词典 来源:百合文库
能够拥有自己的意志活下去,真正意义上不依靠任何外物,追求,自己所信奉的真理。一生沿着一条自己定下来的标准,一直走下去,而不是依靠世俗的,外在的指标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基准。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生,无论是什么样的处境,只要能够拥有这样的信念,就一定可以走出来,到达,只属于自己的真实。
“能够拥有这样这样的境界,到达这样的精神目标,那么,这一生就不算白过。”这既非政治性的要求,也非大型团体的意见领袖的愿望强加于团体之中的个体。还原到人的本质,还原到人的起点,个体性,个人精神永远无法解明。能够得到什么,能够做到什么,除己之外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
愿望无法实现的原因在我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愿望不够清晰。从哪里开始,自己现在的真实水平是什么,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故如何坚持下来。制约,自身能动性。清晰,清晰,再清晰,不开始做,如何清晰?如果足够清晰,又能够实现自身的独立性,还有什么不去做的理由?
写到现在,有一些过去隐藏在迷雾之中的真相显现出来。读者也好,市场也好,只不过是辅助性的手段,只有作者本人完成作品的意志才是核心的核心。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想要获得只属于自己的境界,就必须要借助他人的意境,他人的手法,他人的文字开始。借助有形的事物,去参透背后的道理。目的不够清晰的人就会在这个过程之中迷失,被引到别人的愿望,别人的要求之中去。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特别可怕的话:他人即是地狱。当别人可以看透你的想法,知道你这个人的特性之后就会想尽办法从你身上获得些什么,这时候,你这个人就不存在了,只存在一堆特性。这种说法当然具有非常消极的情绪,但是用辨证的观点来看,这有没有道理呢?从客观来讲,我们把握和他人,和某个团体之间的关系,都是把握自己能够接触到的那部分。上了大学之后,有句话叫做“分不在高,能过就行。”这讲的就是一个非常本质的处世心态:我管别人怎样,只要我能够从中捞到我所得的一份就好了。
为什么人会痛苦呢?就是因为他忽视了在校,在单位,在家的这层关系,认为自己有什么思想上的变化,有声誉上的获得,别人也会感同身受。但是其实他人眼中的自我的形象是非常断裂的。别人把握了你身上的几个特性,然后就把自身对于这种特性的方法套在你的身上,你以为别人懂你全部的想法,但是别人只是懂得了你行为上透露出来能够被理解的想法。
从本质上来说,想要获得内心的宁静,想要获得真正的安适,只有不断地提升精神道德修养。在确定了自己终极精神目标之后,对自身能力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将愿望实现起来并不难,在这个过程之中,你会感受到的是精神不断充实,又安宁闲适的过程。
难的是什么呢?对于自身的能力理解不足,又时常对自己充满幻想,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与众不同,对于他人的刺激和评论又极为敏感,无法忍受自身能力的不足,独自一人的时候精神很难集中到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上面,在还未成功时就幻想成功时候的虚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