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革命的海军:航级轻防护巡洋舰

转载来自本人的知乎文章,允许随意转载,但不能以任何形式曲解 //上文说到,232年东大岛与佐海军交手后,意识到自己的海军仍有诸多薄弱之处,如后劲乏力等,受资源所限,她不可能像佐尼夫拉西般无限制的建造大型舰艇,因而,她开始走上一条不寻常的路线:用巡洋舰和鱼雷艇打击对方主力舰队。航级轻防护巡洋舰正是这种思维下的产物。
按照战略规划,每艘航级将携带2艘丘沙级鱼雷艇,挂载处还有快速回收设施和鱼雷补充设施,方便支持鱼雷艇进行多波次的攻击。尽管最初的244mm鱼雷性能羸弱,但是经过多次实验,至240年代初,东大岛的鱼雷技术已有相当的进步。
出于技术进步,设计者可以将厚重的装甲安装在较小型的船体上。事实上,航级甚至比阿伏捷级还要小——排水量1250原吨(约合3922吨)得益于浅吃水,她得以实现6.2:1的长宽比,这使得她船型较为瘦长,最大航速上升到40千码/时(约合18.97节)。
一个减少排水量的主要原因便是,她采用了10门183mm后装炮作为一级火炮——这本是阿伏捷级的二级火炮。这种火炮较前装炮,射速大幅提升,也更加轻便,为了用有限的资源建造尽可能多的同类型战舰,该舰才被压缩到如此小的吨位。除了10门一级火炮,她还有12门双联装副炮,位于甲板上,布置于开放炮塔中。这些副炮有着较高的射速,对小型快艇有着毁灭性的打击效果,可是实打实的新式武器。当然,这也有和鱼雷艇相适应的考量——此前多次海战的经验,越大型的船只携带鱼雷艇越不合算,因为其庞大的体积限制了机动能力,加之近距离投放鱼雷艇这一“令人窒息的操作”,使该舰遭受敌舰攻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吸取无防护巡洋舰防护偏弱、不能参加舰队决战的教训,该舰配备了1寸(122mm)厚的穹顶装甲,可以有限的抵挡轻型火炮的攻击,但实际上对重型火炮毫无抵抗之力。所幸,除了关键地段,大陆政权并没有太多重型岸炮,这就使航级有了可乘之机:只要吸引大陆政权的舰队远离重型火炮覆盖范围,东大岛海军便可以组织鱼雷艇突击,以及轻防护巡洋舰的抵近炮击;经过长时间的演练,东大岛对这种战术已经极为熟练。
该舰计划建造20艘,一比一的替换阿伏捷级和利波万级,后追加到36艘,最终建成35艘。这些建造工作由全岛五个造船厂负责。众多造舰工程养活了一大批造船厂,至230年代末,东大岛海军工人较232年海战结束后增加了近50%,其中就包括阿桑迪·耶夫斯(东大岛装甲巡洋理论创造者)等人。
这种战术在此后有诸多应用,如249年的佐尼夫拉西-东大岛海战,这是佐海军重整旗鼓后的第一战,却被打断了脊梁——主力舰大量战损,失去了主力舰的支持,其他战舰只能分割突围,最终战损超过50%,佐海军一夜回到解放前,从此龟缩港内,不愿再战。东大岛则趁此契机,开启了其黄金时代。
航级, 东大岛 轻防护巡洋舰 下水 1888
排水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