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人生比诗歌更寒冷——孟郊(2)

2023-04-02唐诗传记 来源:百合文库
在饥饿和寒冷之外,疾病也经常侵袭着已经跌入谷底的诗人,卧病在床的日子,更让诗人感到人生的痛苦和无奈:“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承颜自俯仰,有泪不敢流。默默寸心中,朝愁续莫(暮)愁。”(《卧病》)苏轼曾说“(孟)郊寒(贾)岛瘦”,这里的“寒”“瘦”固然是指其诗歌风格,而孟郊之“寒”,也未必不是指他生活的艰辛和困顿。
在孟郊的诗歌中,最能体现他生活的艰辛和困顿的,应该是组诗《秋怀十五首》: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其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其二)
商虫哭衰运,繁响不可寻。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其七)
冷露多瘁索,枯风晓吹嘘。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其九)
四十二岁时的这次应考,最终还是以落榜告终,一次次的失败让诗人似乎已经麻木,我一直奇怪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孟郊这样重复范进式的应考然后落第的循环?在第二次落第时,孟郊的一首诗也许能给我们答案:“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下第》)在《游子》一诗中,诗人更是深情地写道: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在西风东渐,国人以康乃馨作为母亲的代表花之前,萱草花就是中国的母亲花。萱草又名“忘忧草”,古代游子要远行之际,就会在北堂种下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的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可是此时,游子远游天涯,时日长久,母亲倚门望子,却看不见堂前的萱草花,因为,只有孩子平安归来,母亲才能忘却烦忧,脸上才会重新浮上笑颜。
寒门孝子
多次的落第和长期的困顿,带给孟郊的不仅是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也给他带来了对亲人深深的负疚感。在《远游》中,诗人沉痛地写道:“慈乌不远飞,孝子念先归。”母亲倚门遥望,但是自己却远游在外:“长为路傍食,著尽家中衣。”
终于,在诗人四十六岁的时候,命运女神对他破颜微笑了,诗人中了进士!此时的孟郊,虽不至于像范进一样大喜过望而神志失常,但是,长期沉沦之后,一朝得志的欣喜又哪里是能刻意遮掩得住的呢?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但是在唐代,考上了进士并不一定就代表可以做官了,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通过之后才能根据成绩授予相应官职,孟郊的好友韩愈就是中了进士之后,结果没有通过吏部考试,无奈之下被迫先到藩镇手下做幕僚的。孟郊是否也是如此,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他四十六岁中进士之后,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县尉是唐代管理治安的低级官员)这样的一个小官职。终于踏上仕途的诗人,却并没有很快地完成从诗人到官员身份的转变,史书记载说他在职整天以作诗为乐,不理政事,结果上司只好雇一人代行其职,分去他一半的俸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