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终结时代的小人物之主父偃(三)左右开弓(2)

2023-05-30 来源:百合文库
究其原因和动机史书上没有详载,兴许有人会认为主父偃这次不过是在逢迎媚上,但我觉得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第一,应该不能排除他逢迎媚上的成分,反正谁当皇后对自己都没啥影响,挺谁不是挺,那还不如挺皇帝喜欢的。
第二,汉武帝正为反击匈奴着重培养一批将领,而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也在元光六年以骑奴之身拜为车骑将军并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初露峥嵘(长驱直入一举捣碎了匈奴的圣地龙城),这就很让主父偃惺惺惜惺惺。不难看出,卫青将逐渐成为汉匈战争的将星,此时若立卫子夫为皇后则无疑是对卫青的最大鼓励。
第三,卫子夫也是以微薄之身挣扎着走过来的,其间遭遇也就难免让主父偃多少产生点同病相怜的感觉,并愿意为她登高一呼。不就是出生不好、血统不高么?孝文窦皇后不也是出生贫苦人家,现在的王太后(汉武帝生母王娡)还是二婚呢,这又怎么说?
当然以上三点纯属个人猜测,但不管怎么说,卫子夫终于在元朔元年(西元前128年)争气地为汉武帝诞下皇长子刘据,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宫之主。事情到此恐怕也只好算做主父偃闲来无事而进行的一次公私兼顾的博弈,所幸的是他又成功了。

终结时代的小人物之主父偃(三)左右开弓


此时的卫青也终于不负圣恩,迅速将感激成功地转化为奋勇杀敌,于元朔二年(西元前127年)率军赶走了盘踞在阴山以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并自秦朝后又一次占领了河套平原。举朝上下庆贺胜利的同时,这片土地的处置问题也就抬上了议事日程。
最先发言的当然还是主父偃。他认为河套地区土地肥沃(素有小江南之称),而且有黄河天险可阻敌于外,秦将蒙恬就是以此为据点北逐匈奴(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以逐匈奴),运输补给交通便利,那是开疆僻壤,剿灭匈奴的战略要地(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因此应当筑城以戍守。但出人意料的是满朝公卿都表示反对,而反对声中最响亮的,就属御史大夫(三公之一,负责监察)公孙弘。
这公孙弘是个什么人呢?他貌似忠厚,但城府极深(“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史记》),“玩心眼”和“和稀泥”是他为人处世两大准则。先说“玩心眼”:他经常和主爵都尉(主管爵位的封赏)汲黯一道请见武帝,然后总是让汲黯先开口以观察皇帝的神情(看皇帝高不高兴听)然后再进行补充。他那些迎合上意的建议当然就更容易被采纳,皇帝也就自然而然与他越来越亲近。再看“和稀泥”:就是他与同事们事前商定好的事情一到了皇帝面前,他都能背弃事先的约定顺着皇帝的心思发表看法。汲黯最后忍无可忍,就在朝堂上指着公孙弘说:“这个山东佬太狡猾了,上朝之前还专门来找我们确定统一意见,现在却出尔反尔,我看他不是个忠臣。”公孙弘就找皇帝辩解说:“那些了解微臣的人认为我是忠臣,不了解微臣的人就把我看作是奸臣。”算是蒙混过关,皇帝竟也相信他的鬼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