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重制版】《静静的地息河》第一卷 第二章

【重制版】《静静的地息河》第一卷 第二章


洋鬼子终于还是攻进城来了。
这倒不显得稀罕。毕竟,如今大半个柳州的县衙里早已剩不下几个县老爷,称“督查”、“专员”的却如河边菖蒲一般,随风所至,遍地开花。南方官场上,自古便传有一套明哲保身的铁律,从递换名刺时的眉目达意,到招权纳赇时的“为尊者讳”,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延续至今,演化成了写洋字说洋话的本事。早在去年,鬼州城头第一回见着四色旗的时候,本地几个念不懂洋公文的师爷便被早早得了消息的老爷一并免了职。却又听闻往后的公文要以洋文写成,否则就要革职放还的消息,这可把新近赴任的“督察”老爷吓个不轻,原先谈妥的换身官服、换顶帽子便可解决的交接事宜,谁曾想洋大人们却要动自己头顶的万民伞,这还怎么得了?参事没了事小,自己一去,府中算不清钱粮账簿,进而劳民伤财事大,吓得他赶紧率先垂范,宵衣旰食一刻也不敢耽搁。费了不少灯油钱,只为了默记得几句“鸟雀之语”。
多亏老爷早年考取功名时练就的博闻强记本事还未生疏,方才努力数月,写起洋文来竟行云流水,倒比得上新式学堂里的先生了。折腾了大半年,洋文、洋话颇懂了不少,官军又打了回来,提早用洋文夹杂正体书写就的“滦溪县新共和政府议政裁断公署”的标牌,连同礼贤下士请来的几个念过洋学堂的文书,一并被扫地出门。只有几年前抵制本地洋货时得来的鸭嘴笔和洋怀表却还留着,他时不时用一块洋绸子手绢擦拭一番,爱不释手。另外,县老爷也做了两头准备,那面临时缝制的四色旗并没有烧掉,只是裁去了边幅处写有“四国协和,和平建国”的字样,再写上“统一战线,守土抗战”招摇一番,便可作为“权宜之策,心念旧主”的明证得以留存。转过年,鬼州的螭龙旗又被丢进柴堆作了青烟一缕,官军后撤的速度,比洋人追击的速度还要快上许多。转眼间,本地县老爷的软翅乌纱还没捂热乎,就得真的换上一顶宽檐洋制帽了。

【重制版】《静静的地息河》第一卷 第二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