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基思·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八·上)

2023-03-14心理学 来源:百合文库
Chapter 8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生物学实验揭开生命的奥秘!”“思维控制上的新突破!”“加利福尼亚科学家发现了延缓死亡的方法!”如你所见,想仿制一条充斥于媒体头版头条的“突破性”新闻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由于部分缺乏责任感的媒体总是定期炮制这类“头版头条”,难怪大多数科学家都建议公众要以怀疑的态度来对待此类新闻。但是,本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反对夸大事实、以讹传讹的做法,也不仅仅是提醒人们在评估科学进展报告时必须审慎地考察其来源,我们还想提出一种比前面章节中提到的理念都更为综合、全面的科学进步观。为此,我们将会详细阐述曾在第1章中介绍过的系统实证主义和公共知识。
媒体上这类所谓的“突破性”头条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公众对于心理学和其他科学的认识。一个特别典型的误解就是,它们让公众以为某一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某个关键实验得到解决,或者是某一个重要的灵感成就了理论的进步,并彻底颠覆了先前众多研究者累积的全部知识。这种科学进步观非常符合新闻媒体和网络炒作的胃口,在媒体的运作方式里,对历史的追溯就是呈现支离破碎、缺乏连贯的小型事件。对于好莱坞娱乐业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颇为便利的模式,在那里,事件必须有一个开头和圆满的结尾,含糊的东西都被理得清清楚楚。然而,这只是对科学进步的一种歪曲。如果对此信以为真,就会导致关于科学进步的错误观念,并削弱人们在某一问题上评估科学知识的能力。在本章中,我们将会讨论科学的两个原则——关联性原则和聚合性证据原则,用这些原则描述科学发展,将比“跃进模式”更为准确。
关联性原则
在否定所有科学进步的“飞跃”或者关键实验模式的有效性的同时,我们不是说这种关键实验和理论发展模式从未发生过,相反,科学历史上一些著名案例表明这种模式的确出现过。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就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个例子,至此,一系列非凡的理论灵感重新定义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等基本概念。
然而,爱因斯坦的成就如丰碑般矗立,让这种科学发展模式统治了公众的内心。这种统治是持久的,因为它与媒体报道大部分新闻事件时所采用的隐含“脚本”高度吻合。人类历史上,像相对论那样遭受了那么多的胡言乱语并不多见(不,爱因斯坦没有证明“一切都是相对的”)。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去批驳这些谬论,而是为了给后面讨论和评估心理学中的理论做铺垫。
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那些被重新定义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概念是如此地基础,以至于那些通俗读物经常将其等同于艺术领域里的概念变化(一个二流诗人经过重新评估,摇身一变成了天才;一个艺术流派被断言灭亡)。这种做法忽视了概念变化在艺术和科学中最根本的差别。
科学中的概念变化遵从关联性原则,而这一原则在艺术中并不存在,或至少说是极为罕见的(见Bronowski, 1977;Haack, 2007)。就是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样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新的理论可以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旧的证据,但是它必须能解释得通。这些要求保证了科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进步。除非理论解释效力的范围被拓宽了,否则真正的进步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一个新的理论解释了一些新的现象,但是没有解释大部分旧的事实,那它将不会被认为是对于旧的理论的超越,因此不会立即取代那些旧理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