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西游记》作者竟然不是吴承恩?!(2)

2023-03-18抄袭西游记吴承恩原著李天飞 来源:百合文库
第二、《西游记》是不是一次写成的?
我们今人写的小说,基本都是一次写成的,不存在改来改去的情况。但越是通俗小说,越容易变动,远的不说,比如金庸的《射雕》,连载版和三联版就不一样,里面有个姑娘秦南琴被删掉了。这就是考虑到了故事是不是好玩。《西游记》是一个流传了很久很久的故事,今天你加一点,明天我加一点,就这样改了几百年。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西游记》,或者说,明世德堂本《西游记》,只不过是在这几百年的长河中的一个环节,既不是最终的定稿,也不是最初的初稿。只是碰巧它运气好,保留下来了(现存一共四部)。
台湾天一出版社影印世德堂本《西游记》,本文所有书影都是贫道亲自拍摄
台湾天一出版社影印世德堂本《西游记》,本文所有书影都是贫道亲自拍摄
有了这两个概念作为前提,我们就可以重新认识网上的一些有趣的讨论,例如说孙悟空为什么闹天宫的时候厉害,取经的时候不行了。又比如说红孩儿是不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等。这些其实都是有原因的,但并不是网上流传的那些原因,这些原因贫道将来会逐一解释——都可以从西游故事成书的过程来解释。网上之所以会流传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是因为都是以“《西游记》是吴承恩独立完成的一部著作”为前提的,认为此书前前后后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才会认为这里贯穿了作者的各种微言大义的设计。其实这样想问题是不对的。
装逼与牛逼——第一回 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这一回讲的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然后做了美猴王,求仙访道的故事。
有趣的是,这回书的开头并没有直接讲孙悟空的出世,而是大讲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哲学。我们节引一点: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这段哲学,很多人都知道,讲的是宋代邵康节的“元会运世”说。那么我们会想:《西游记》的作者真有这点水平吗?写出这一段高深的文字,不得不查一查,一查就露馅了。从“譬于大数”开始,后面那一大段,都是抄的是元代吴澄的《答田副使第三书》

吴澄是什么人呢?吴澄字幼清,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当然是研究过邵康节的。这封信是吴先生给他一个朋友写的,里面的内容,是讨论易、太极、道等哲学概念的,很长很长。
好吧,这一段有什么用?后来有很多人写论文研究,为何《西游记》这里大讲“元会运世”,说实话,贫道搜集的很全,但也没有看出有什么非常靠得住的结论。当然,《西游记》对数字是很迷恋的,比如金箍棒的重,13500、大藏经的卷数5048。“元会运世”也只能说明,作者对这些数字很在意而已,至于真正的用处,恐怕拿来装逼的成分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