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马修罗读西游记1.2寻找老神仙(2)

2023-03-19经典西游记孙悟空四大名著 来源:百合文库
猴王为何那样理解呢?因为他天生地长,无父无母,孝自然无从谈起。他之前在人间学礼,礼是儒家倡导的,效仿周礼。而儒家倡导的“孝”,猴王没有继承。
这也为他之后的悲剧埋下伏笔。如果要孝顺父母,心怀敬畏,就不敢犯下重罪,以免牵累父母。古代刑罚可是有族诛的。
问出路径,猴王扯住樵夫,要求同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猴王这在干嘛呢?显然是给樵夫画饼。山路难行,若是迷路了怎么办?樵夫指的路线简单,万一是蒙我的呢?
可樵夫还得砍柴卖钱啊。萍水相逢,指明路径够意思了。猴王托他帮忙,却给不了实际的利益。如果当场掏出十两银子,樵夫哪还需要砍一天柴啊,乐呵呵送猴王到祖师门口,然后回家(与祖师相邻,还顺路)。
有些朋友在此处一通猜想,争论樵夫的真实身份。马修罗认为,樵夫不是什么仙佛,只是个普通樵夫。暗示猴王无父母,不念孝道。替猴王指路,凑巧罢了。
如果真的是某位神仙,要助猴王拜师,此处就会接受猴王的要求,送他到斜月三星洞外。隔着七八里的山间小路,有可能迷路。真要帮忙,岂有不送之理?
作者安排樵夫这个角色,意在点明“人各有志”。你猴王想长生不老,樵夫这样的贫民只顾得上养家糊口。再回看猴王当初笑世间没有“为身命者”,如今到了需要收买人的关口,他连买一担柴的钱也无,算不算“安贫乐道”呢。
被樵夫喝退,猴王真的乖乖走了。换做后文的齐天大圣,哪里受得这个气。此处却不敢发难,为何?武力上就输了啊。一个瘦猴本就斗不过普通成年男子,更何况樵夫手里还有一把钢斧。(有点像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
寻至斜月三星洞外。灵台、方寸,皆指心。斜月三星,是“心”字的形态。原著多次强调修心,猴王在此修行,喻指从心内获得力量。
“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猴王原本担心樵夫骗自己,随口指条错路。据此可推测,猴王在南赡部洲多次被骗,开始提防人类。南赡部洲与西牛贺洲的差异,于此显现。
在门外看了许久,猴王不敢敲门,跳上松树玩耍、吃松子。有点像刚毕业的学生,初次去面试 ,紧张得很。
仙童开门出来,接待访客(猴王)。
“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山中永寿童。”“甲子任翻腾。”心与相,这也是原著中经常探讨的话题,在八十一难时有体现(尤其是白骨夫人篇)。心与相俱空,仙童不仅已修得长生术,而且达到了“真空”的境界。猴王此时尚处在“顽空”境界,正相比照。
注意祖师传的话,“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修行的,没有说是人吧?祖师这会儿不知来者底细,是不是人也不清楚,后文另有体现。
仙童领着猴王入洞,见了瑶台上端坐的须菩提祖师,台下三十个小仙侍立。这里的小仙和后文五庄观的小仙一样,不是指这些弟子已经修仙有道,而是全真教对弟子的一种称呼。
此处有八句诗描述须菩提祖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