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伏记》-5.中国文学史概论

2023-03-26三伏记 来源:百合文库
中国文学史概论
 作者:肖运宏 于1961年夏天
我国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自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存有诗歌305篇,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的雅又分为小雅、大雅。风又叫国风,是地方歌谣,有些是劳动人民的作品。其中编作现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的《伐檀》和《硕鼠》是典型代表。诗经对中国的文学发展有重大作用。此后的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都从中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连当代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他的伟大词篇《沁园春》中都给与重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风”就是指诗经的风;骚,代表屈原的离骚,皆表示文学修学的意思。
司马迁说的“文王扬而演周易”。这里的周易,不属文学作品,而是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据说凡历来深谋远虑者都是精通周易的,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更是精通并实际运用周易的高手。孔明的借东风,计算华容道,空城计,八阵图等,皆因从周易得到启发。据说刘伯温可计算出前三百年前后五百年之国家大事,皆因会运用周易之故。他帮朱元璋打天下坐天下,周易给了他无穷的智慧,更有一名神卜叫管略的,更是深明周易,不在孔明伯温之下,曾有诗赞他:“平原神卜爱公明,能算南辰北斗星,八卦唯微通鬼窍,六炎玄奥究天庭”。
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成就。屈原的离骚,不只是愤进之作,而是他的真实才华的表露,历史总是那么巧合,按司马迁的说法,若屈原不被放逐,可能就不会这部伟大著作《离骚》留在世上。按唯物史观,就是时代造成英雄。离骚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我国文学树立了一座万古长青的诗碑。
司马迁的《史记》,既是历史著作,又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他的表现手法多变,词汇语言极为丰富,从三皇五帝写到汉武帝,跨越了三千多年。实在了不得。《史记》分为“本纪”,“年代”,“世家”,“书”,“列传”。
“本纪”——记述朝代和朝代的最高统治者的政绩、重大事件等。
“年代”——列出朝代帝王诸侯及其将相等重要大臣的年序年数和大事。
“书”——列出当时流传的重要书籍、专题论述、经济、制度、文化的。
“世家”——主要是列出诸侯帝王辅国大臣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名人的事迹。
“列传”——则是著名的文臣武将等知名人士的经历及功过、业绩等。
司马迁有一段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蕨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贤》,韩非囚秦,《说难》,《孤境》”等。其实他是在勉励自己,因为他已受辱,只有完成《史记》,才不枉为伟大的人生。否则,他的卓越的,超世的才华,也会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人类的烟海之中。只因他写成了《史记》,所以他流传千古,影响世界。
司马迁说的仲尼厄而作《春秋》,肯定《春秋》一书为孔子所做,但历来说法不一。 究竟谁人所写,我认为无法考证。也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它是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对我国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在文学也有相当的影响,因为凡著名的文学作家,没有不研究《春秋》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