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新约魔法禁书目录》第10-12卷(7)

奥丁的神格极为丰富,是风暴、战争、死亡、胜利、魔法、诗歌、智慧之神,统帅亡灵的首领。在暴风雨夜,他会带领军队呼啸着驰骋过天空。后来他的权力不断增多,最终成为众神之神。
二十三、伪冈格尼尔术式(模仿神技)
原理是从众神的力量中抽取出一小部分来,以人类的力量高纯度地将这种伟大力量的某一个方面,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从而模拟出一种类似的效果。河马的大致意思是:将别人脑海之内的,现象解析出来,并在现实中模拟出来。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脑海之内的现象究竟是什么。
因为在奥帝努斯的脑海中,冈格尼尔是足以造成“杀死魔神”这个效果的,于是就把那种现象拖到现实中来,并具现化,得到的就是一柄“仅仅只能造成‘杀死魔神’这个效果”的看上去像是冈格尼尔的枪状物体。
二十四、双重托尔(全能托尔与雷神托尔)
托尔在北欧神话中其实并不一开始就是雷神。
我们一般所指的北欧神话,是指流传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丹麦与英国、德国北部的一部分日耳曼人的神话,这些神话相对较少地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这些故事保存在民间传说,英雄史诗,基督徒的书籍笔记里面。
在很早的时候,还生活在北欧的日耳曼人从青铜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逐渐走向农业生活,并在公元前六世纪时向南迁徙。随着铁器时代的开拓和与原居住地民族(凯尔特人)的战争碰撞,农业与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上升,于是,作为农业生产的保护神与战争之神的托尔具有崇高的地位。
从此之后,北欧地区与罗马共和国的战争是不断的。当罗马帝国建立之后,日耳曼人的部队逐渐无法抗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队伍整齐的罗马军队。也就是说,日耳曼人的松散的部落必须在一个更大的集团下进行统一。于是日耳曼人就建立了部落联盟。
大约公元二世纪时,日耳曼人的经济终于发展到氏族公社的瓦解,上层贵族获得了足够的实力。公元四世纪时,日耳曼人的一些部落开始继续迁徙了。直到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的航海掠夺,代表着上层贵族的神——奥丁终于完全兴起了。代表传统的农耕游牧的神托尔地位下降,代表征服、智慧与谋略、魔法、胜利的神奥丁上升为众神之王。
冰岛学者史诺里·史特卢森,他的著作《新埃达》是研究北欧神话的重要资料。而他是生活在十一世纪到十二世纪的人,在他的著作里奥丁的地位被抬高,主神的位子就定了下来。
当然,还有另一种与托尔无关的奥丁上位的理论。即奥丁在史前时代的日耳曼文化中,取代了提尔(Tyr)在原始日耳曼时代,名为提瓦兹(*Tīwaz)的原型,而后者源于原始印欧时代的神王帝乌斯(*Dyeus),后来这位神发展为印度吠陀时代的天神帝奥斯,希腊的宙斯与拉丁的朱庇特。
在遥远的古代,奥丁夺取了提瓦兹的力量与地位(与吠陀时代的印度雅利安文化中,阿耆尼与因陀罗取代抽象的天神帝奥斯是类似的)。而众所周知的帝乌斯与雷电、风暴的联系,可能并非原始所有,因为帝乌斯的原始力量乃是天空与光明,称为“天父”与“闪耀之父”。雷霆与风暴的属性可能是后期发展出的地中海特色传统,可能融入了迦南人的神话元素。在此意义上而言,起源于东南欧的奥丁的形象的形成,可能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的神——巴力-哈达德(Baal-Hadad)有关。巴力-哈达德的意思是“我主哈达德”,英文写法Baal并非腓尼基语的原写法(原写法可能为Balu,巴卢),而是对希腊语与拉丁语的借鉴,典出《圣经》的七十士希腊语译本与新约部分的希腊语形式Báal,还有武加大译本的拉丁语形式Baa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