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从《红楼梦》里的诗社,看古代的结社文化(3)

2023-04-26红楼梦 来源:百合文库
这属于“合醵”,即大家凑分子。
三、各展其才的红楼女子
明代中后期社会日益富足,对女子的教育态度也渐趋开放,女性的才华也逐渐被重视。性灵学说流行,重情尚趣成为一种风尚,这些都可以从明代的传奇等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感受。
第四十九回中,有一段庚辰双行夹批:我批此书竟得一秘诀以告诸公几:野史中所云“才貌双全佳人”者,细细通审之,只得一个粗知笔墨之女子耳。此书凡云“知书识字”者便是上等才女,不信时只看他通部行为及诗词、诙谐皆可知。
林黛玉初入贾府,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就是这个认得几个字的女孩子,却是深具咏絮之才的大才女,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教育。
薛宝钗“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 她本人却“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诗社评诗中她更胜具有咏絮之才的黛玉一筹。
李纨其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李纨才虽不如众姐妹,却能引《广舆记》这样的旁书侃侃而谈。
被贾母说只让她们“识得几个字”的迎探惜姐妹,也都能诗善画。元春也正是因“才”而被选入“凤藻宫”为妃的。
以上几例亦可窥当时女子的受教育状态。金陵十二钗出自“诗礼簪缨”之族,有条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又江南本是文风盛行之地,耳濡目染,女子之才华及行止见识并不下于男子。
探春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由此亦可见女子虽有才,却依然只能囿于闺阁之中。
随园女弟子骆绮兰曾在其编撰的《听秋馆闺中同人集》序中写:“女子之诗,其工也,难于男子。闺秀之名,其传也,亦难于才士。何也?身在深闺,见闻绝少,既无朋友讲习,以沦其性灵;又无山川登览,以发其才藻。”
好在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比较开放包容,男人们也开始接受并欣赏女子的才华,第七十六回,黛玉对湘云说:
“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可见,林黛玉的才华,深受贾政的赏识。也正因为激赏与尊重这些有才华的女子,曹公呕心沥血用这本《红楼梦》来为“闺阁昭传”。
作者:轻飏,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