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神话中神格的基本变迁——烛龙(2)

2. 口传神话的合集,年代待考《山海经 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3. 口传神话的合集,年代待考《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崖。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4. 成书于西汉初期,收录于战国时期《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神话中神格的基本变迁——烛龙


5. 成书于西汉初期,收录于战国时期《楚辞,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赩只。
图片来自网络
次生态的转变
1. 成书于西汉《淮南子·墬形训》: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2. 晋代,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烛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
3. 明代,《广博物志》: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4. 现代学术,日本神田选吉氏,烛龙为“北极光”一说。
转变中涉及的因素
《山海经》的成书一直是个迷,其间较多为一些口承神话的书面记载,所以将其放在了原生可考资料里。其次,一些先秦典籍也有原生态未被改动的痕迹,所以这些资料也将放在原生可考资料中。

神话中神格的基本变迁——烛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