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西游记》之菩提老祖之谜——第五章 四御之北、南(3)

2023-03-26原创连载解谜西游记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引用的“三十三重天”、“大罗天”、“九重天”其实指代的都是一个空间,这三个概念分别来自佛教、道教和民间传说。在各自体系中分别有什么含义,此处不细表。至于书中反复提到太上老君在离恨天,“离恨天”的出处为元朝郑光祖写的杂剧《倩女离魂》,有一句唱白“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曾有张君瑞的唱白“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无论道教三十六天、佛教三十三天,根本没有离恨天的说法。所以,这个在《西游记》多次提起的离恨天,出处竟然是元代杂剧。
吴承恩引用“离恨天”的说法,只能是借用这个“离”字,《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我们说过南方为离卦方位,是光明、火德的象征,所以天子坐南朝北的由来一是由于中原地区所处的地理方位、日照时长决定的,二则《周易·说卦》又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作为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宫殿大门肯定是向南而开,所以孙悟空上天庭的时候频繁的出入南天门。但实际上,结合明朝紫禁城的规制和历史也不难发现,吴承恩其实并不敢明着写兜率宫在灵霄殿的正南方。
为什么呢?因为吴承恩知道紫禁城发生过两次大火,烧的正是乾清宫正南方的建筑。第一次是1421年春节,朱棣在奉天殿召集群臣,庆祝正式迁都北京。找来钦天监一位叫胡奫(音晕)的官员看风水,结果胡奫说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四个月后,就是当年四月初八午时当毁。朱棣又生气又害怕,不敢在奉天殿办公,毕竟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把胡奫下了大牢,到了预言的那天的午时,胡奫一看三大殿没着火,就服毒自杀了。结果胡奫自杀的消息刚报给朱棣,由于雷击,三个大殿就着火了,当时这三个大殿是连起来的,火势汹涌,这时还没过午时。
1440年正统皇帝朱祁镇开始建设三大殿,但到了1557年,也就是吴承恩所在的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十三,三大殿再遭雷击起火焚毁,这次甚至波及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三大殿被嘉靖皇帝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三大殿对应的位置也就是现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在乾清宫的正南方。后来,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三大殿又被或大或小的烧过几次。
太上老君本领之一就是炼丹,南方又是属火,吴承恩如果明写兜率宫在灵霄殿南方,在那个时代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紫禁城的系列火灾,所以他不敢明着写。但是太上老君的兜率宫确确实实在南天门里,在灵霄殿的南方。
再看太上老君的能力。第五回孙悟空喝醉了,误入兜率宫,闯入丹房偷吃仙丹。太上老君发现之后,他给玉帝汇报说“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第三十五回孙悟空上天求药,他“才入门,只见那太上老君正坐在那丹房中,与众仙童执芭蕉扇扇火炼丹哩”。《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在天庭除了炼魔就是炼丹,都离不开他的八卦炉,离不开用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