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他们的心理.六》

2023-04-01摘录随笔读后感 来源:百合文库
在蘑菇云升腾之后,二战的枪炮声终于逐渐趋于平静。
但是接踵而至的冷战打破了一切。
此刻,已成为日之丸主宰者的阿美利加开始了对它的改造控制。
为了防止不远处的红色巨熊的威胁,不仅对原社会精英阶层手下留情,使得那批人仍然存在,而且亦让这个国家再次从一贫如洗中崛起,迅速地清理了战争的废墟。
那么,关于战争问责是否需要清晰及彻底清算,现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中心早已转移,这个已经过时。
原士兵德田一太郎(时年85岁)说:我不相信政治家,他们害怕把南京的事实公开出来说给学校、历史研究者和老师听。
原士兵大田俊夫(时年88岁)也说:南京大屠杀是存在的,说没有的人都是后来进来的人。是从东京过来,稍微看一看转一转就去南京的人说的。
仅仅是关于南京的事,就有许多人甚至连看一看、转一转的程度都没有达到,就开始罔顾着真相,传播谎言和谬论。他们试图加以淡化、漂白、歪曲战争的回忆和思考。那么战争中其他的其他事情呢?可想而知。
战争问责的不清不楚,审判清算的夭折,大国博弈之下的姑息纵容,社会大众普遍的忘却封口,使得让受害者们再次悲痛欲绝、积数十年而成的漠视沉默,以及阴魂不散的狡赖诡辩,由此孕育而生。
而关于战争的反省和重新认知,则显得比否认姗姗来迟的多。
原士兵三上翔(时年78岁)说: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机会,相隔60年后有作证的机会,我非常感谢。从三上的话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极长的时间内,日本社会始终在有意无意的忘却着过去,仿佛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并不存在一般。仅仅是回忆过去,也是困难重重。
原士兵上西义雄(时年86岁)则说:我希望年轻人能够明白前人的辛苦。都60年过去了,我儿子却一点也不明白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有记录60年前事情的书吗?如果有这样的书的话,我希望他们能读一读。这些战争的亲历者基于各种想法,试着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让后代知晓。
但是似乎现实很残酷:无论是社会,还是亲戚家人,亦或是参加的战友会,无一例外的表达着拒绝,“现在没人要听战争的事,儿子也不想听。”战后的一代不仅一点也不明白战争,也一点也不想明白战争,就这样让原士兵们把记忆自我封闭。
正如原士兵泽田好次(时年85岁)所言:在日本,不知道(南京)的人很多,他们是怎样想的呢?然而从某些代表人物来看,似乎也不难看出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另外,不知道南京的人很多,那么其他也不会少到哪儿去了。
而同时,由于国家的不彻底清算战争罪行,社会的不彻底回忆战争史实,大众的不彻底反省战争问责,使得原士兵们的内心亦没有多少深刻反省与谢罪的压力,在隐藏过去的同时,又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努力将之平淡化、遗忘化、甚至合理化。
原士兵竹本清(时年87岁)回忆起战后的惴惴不安:(关于)战争中的日记和相片吗?因为担心被当做战犯抓去,就把全部关于战争的文件都烧了,昭和22年(1947年)福井地震时,这一带也遭到了灾害,那时是我自己亲自烧掉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