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B站读论语】八佾第三(四)

2023-03-13论语 来源:百合文库
(四)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大哉问!
孔子对于弟子的提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书中用这个词,直译过来就是极大意义的提问,这个意义并不单指对于林放本人的意义,对于“礼”的本身,这个问题也是极具有意义的。
“礼”这个东西,也是有其前后因缘生灭的,许多事情创立的缘由与最后呈现的结果是不同的,并不能因为现在看到的腐朽而去否定过去时候的美好,这就和看到石窟中被风腐蚀的石像就否定当年匠人的工艺一般无道理。要是想知晓其本来的真实的东西,就要去寻找那个东西的“本”。
春秋,礼崩乐坏,这种崩坏不仅仅指的是逾矩乱用,更是“礼”文化的一种丧失的现象,当礼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现的时候,原本制定礼乐的因由就已经丧失的差不多了,林放见世间多繁文缛节,而又不符合礼书上所述(如三桓),便向孔子发问,林放并没有问此时的礼的现象是对是错,而是直接问礼的根本是什么,这一点上,也可见林放所思深远高妙。
易字:作通习,置办之意,戚:哀戚之情。孔子给予林放回答的话,我简单的翻译一下:日常的典礼祭礼,与其于奢侈的进行,不如简单一点好,亲人的丧礼,与其于熟练的哭喊作孝,不如真正的流露出哀戚之情。但是,为什么孔子要这么讲呢?
礼尚俭,丧尚哀,如果说哀戚之情比较好理解,因为这便是丧礼之本意,对于父母逝去的真情流露,以一个仪式来恰当的引导与表达出来。那么,礼尚俭又要怎么理解呢?
各家注中,对此句大意都是作“与其奢而失中,宁俭而存古朴”的解释,谓务实不务虚之意,不搞形式主义,这个需要存的东西,就是礼之“本”,我们不妨如此看这一段,前一句“礼,与其奢也宁俭。”是指的全体,而“丧,与其易也宁戚。”则指礼中之例子,如果对于礼有个削减的话,那么首先要削减的是繁杂的形式,但这也并非一味的求简陋,而是建立在存本的基础上,若是太过削减,没有注意到礼的本来用途,就像将祭祀的叩拜礼节全部改成微微点头示意,那便全无肃穆庄严可言了。
繁简并非关键,最重是“丧之戚”,但如果选一个的话,却还是要从简,很多事情,一旦刨开复杂的外壳,简单下来,就能露出本来的样子,礼乐本是教化人心之物,太过复杂,让人无法领会其真意,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毕竟“质胜文则野”,而“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