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B站读论语】八佾第三(二)

2023-03-10论语 来源:百合文库
(二)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依旧是那个三家,那个掌握鲁国权柄的三家大夫。
而雍,则是《诗经·周颂·臣工之什》中的一篇诗文,其作用,是用于为周天子祭祀宗庙毕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乐歌。换而言之,这是歌颂天子的诗歌。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这是《雍》的全文,因为篇幅问题,就只简单的翻译一下吧。:
(诸侯)来者皆是和悦之色,到庙堂时已是恭敬之色,诸侯们为祭祀的傧相,而天子的容貌庄严。
进献大而美的公牛,帮助我布置祭祀之物,伟大啊!我的父亲!他在保佑我这个孝子。
有智慧明理的臣子,又有文武兼备的君主,安定天下,子孙昌盛!
愿我平安长寿,祝我多福,有德的父亲来食祭!有德的母亲来食祭!
 
简单翻译后,我们能看出这是一首什么诗呢?这是一首用于撤祭时的诗,诗中所言,是天子召集诸侯为自己的先人举行祭祀的景象,而司仪要在这个场合将其唱出,用于衬托场面的庄严景象,我曾跟随一位老师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祭乐,中国古代的祭乐无比的庄严肃穆,声音如大钟一样,如这首《雍》诗的长度,我那位老师可以唱近十分钟,因此,古人的祭乐,是一个非常非常庄严而严肃的事情。
三家者以雍彻,彻:通撤,这一段话便是讲孔子讽刺三家大夫在祭礼上逾用礼乐的事情,此诗是周天子为自己先祖而作的诗,拿在三家这里,孔子不禁会觉得有些滑稽,就像大帽子盖在了三岁孩子的头上一般,所以,夫子笑骂了一句:’奚取于三家之堂
?

嗯……季氏干的这事儿怎么说呢,不太好打比方,如果非要打比方的话,就和给旮旯村村长建一个明长陵规模的坟,给狗皮帽子镶钻一样,属于暴发户气质。明明家里没有汉瓦唐彩,非要从房顶上马厩里拿几块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借几首古人之诗装个b叔。
孔子讲礼崩乐坏,所指便是这种人,他们不要说对于礼的本意知晓多少了,即使是对于礼乐的规则,应当适用于何处,他们都全不知晓,这些人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这首诗代表着“天子”,因此,在他们使用这首诗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己也成为了天子的一种幻想,这种幻想想的很美,也因此,一直到现在,也都会有人做着这样的梦,只要挂一个高大上的牌子,大家就会趋之若鹜,为了寻求一下那个“天子”的虚幻体验。
嘛,古今都一样。
 
另在文最后附上《雍》诗百度百科上的简单注解。
1、雍雍:和悦。《郑笺》:“雍雍,和也。肃肃,敬也。”
2、辟公:诸侯。《集传》:“相,助祭也。辟公,诸侯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