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B站读论语】八佾第三(七)

2023-03-13论语 来源:百合文库
(七)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射,指的就是古代的射礼,射礼在古代是大礼之一,上至天子下至士民,都有按期举办射礼这种仪式,在日本,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学箭悟禅录》,讲的是日本的箭道,而实际其本质,与我国儒家的射礼是相同的,射礼讲人与箭的合一,性定情怡,不争于胜负,与西方追求外在的竞技体育性质并不相通,它属于一个“礼仪”,一种仪式,其目的是修炼人的身心,故并不追求胜负,若比喻,就是佛家的禅定,并没有听说要比哪个和尚打坐的时间长,这只是一种修身的手段而已。
《礼记·射义》篇中云: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从这一点上来看,射礼至少在周朝,已经完成了从单纯的射箭变成了富含文化意义的一种仪式。
射礼一般分为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祀;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射礼的仪轨,大体如同此句描述,具体规则,各代有所减益,射前,上耦的两射者出次,一耦两人,共有三耦上台,当階,階下皆作揖,然后才升堂,此是揖让而升。而射毕结束后,射耦的计纯(射礼中,司仪宣胜负时会说:左贤于右若干纯,纯便是)胜负结束后,胜者袒左肩,戴上决拾(护手的扳指),手里握着紧弦的弓作揖。负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脱下决拾,将右手持的弓的弓弦松开,表示失败。各耦射者先后上堂,负方射者立于“豐”的边上,将放置在豐上的酒喝完,再向胜方射者拱手行礼,这是下而饮。
射礼用意为观射者之德行,心性。在射礼中,不仅仅是只是胜负那么简单,其他礼仪的涵养与施行也是被人所看重的,这是一场关乎自己内心涵养的修行,并非说胜负不重要,但胜不能自傲,败不能尤人,不贪于胜负。其实,射礼的内容所想表达的意义,便是孔子所说的:“其争也君子。”
天子诸侯承尊用豐,大夫侧尊用棜,士侧尊用禁。
“豐”是我国一件礼器,在古代的燕礼,乡射礼与乡饮酒礼中都有出现记载,“设豐”的目的是承觯、承尊。饮酒的具体过程是:先将酒注入觯,再将觯置于豐上,“设豐”是为了放置酒器的。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一次海昏侯展中,我曾经有幸见过那种礼器,上图为网络图片,仅供大家参考。
附:我觉得这篇文章里面的射礼流程,写得还是算很全面周到的,和我手上的参考书基本吻合,如有感兴趣的可以移步观看一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08/14/32468975_581680136.s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