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B站读论语】八佾第三(一)

2023-03-08论语 来源:百合文库
(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一章,论礼乐之事较多,而开篇一节,便是论述君臣大礼。
 
季氏,便是于为政第二里出现过的季康子之家族,详情请见上文,而季氏在鲁国那是相当的有名望有实力,身为三家大夫之首,在权力上可谓是实际掌控着整个鲁国。
而八佾,则是仅供天子使用的乐舞,《左传》隐公五年中曰: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考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表面上,季氏的行为,仅仅是在家中表演歌舞,虽然地方比较不隐蔽,是家中正堂前的院子,但是,歌舞这件小事,尚不至于上纲上线,但实际上,八佾并不等同于普通的歌舞,属于国礼,是周代天子的专属,某种意义上,它象征着天子,这种行为,同楚王问鼎一般,有着微妙的政治寓意。
这里略提一下,季氏是如何得到八佾舞的。《礼记·明堂位》中有讲:“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凡掌握虞、夏、商、祭祀礼乐的官员,所用的礼服、礼器、鲁国都兼而有之。但是天子礼乐也只在文王、周公祭祀时可以用,即便鲁公将之用于其他的庙,也是僭越。因此,季氏才有僭用天子之礼的环境。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并不是一句骂人的话,夫子很少骂人的,他会嘲弄,会开玩笑,会说反话,但是很少怒气冲冠,人啊,只要一有情绪,心态与思想就变了,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就跟被洗脑了一样,其实这究其根本,是人心意识的问题。
回归正题,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句,应当是代表着“这都可以忍心,有什么不能忍心的呢……”这个译法,季氏连天子之礼乐都敢随意乱用,那是否意味着他突破了阶级固化的思维,决定反抗封建统治呢?(笑)不是的,他只是一个被欲望束缚的人,他想要追求更高的地位,被眼前的大好前景迷住了眼睛,便开始胡作非为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和国君是否无能无关,儒家讲有能者居上,却又讲君臣之礼,这不冲突,有能者居上讲的是对于百姓的责任,为对下,君臣之礼是对于君父的敬意,为对上,摆脱昏庸的国君,与对于君父的敬意,这两点实际可以不冲突,只是很多人没有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最终把持住自己罢了。
礼乐有时就像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人的心之正邪,同时又像一面镜子,反折出自己一些内心不自觉的错误,季氏使用八佾舞的时候,或许他并没有觊觎真正的鲁公之位,但他的内心,却一定有了违逆犯上之心,这和他未来坐到什么位置,实际已经没有太多关系,孔子之所以会评论其“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便是看到了季氏内在的违逆之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