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中国美术简史5——两宋绘画(3)

代表作品有《五马图》《临韦偃放牧图》《维摩诘图》《龙眠山图》等。
《维摩诘图》
(三) 梁楷——减笔人物
《李白行吟图》用笔飘逸、简赅地勾画了诗人高洁的气质。
《泼墨仙人图》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笔简括,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十分成功,开创写意人物画的新局画。
《泼墨仙人图》
(四) 张择端——风俗人物(反映城市生活)
《清明上河图》
全卷以全景式构图,精严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外郊、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节的风貌,现现了宋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画家用心经营,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长卷构图中充满了戏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整幅画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画中央部分,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
《清明上河图》局部
由于桥的河面狭窄,水深流急,船工有撑篙,有掌舵,有的放杆,有的投缆,有的呼喊指挥……为船的安全过桥而激烈搏斗。同时,路人在狭路人密的桥上,骑马和坐轿的官宦迎面而来,互不相让地吆喝争道,还有桥头负重受惊的驴子……种种矛盾构成高潮。
此图内容异常丰富,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无比生动真切,成为我国绘画史上不朽的杰作。作者开始重视不同于一般“高人雅士”的“市井细民”,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绘画史上的典范意义。
附:两宋其他风俗画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北宋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乡生活的作品大量出现,开始关注“市井细民”,扩大了绘画的领域,加强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代表作有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朱锐的《盘车图》、阎次平的《牧牛图》、李嵩的《货郎图》等。
《秋庭戏婴图》
《货郎图》
二、历史绘画
李唐《采薇图》
三、山水画
山水画领域中,北宋初期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影响后来郭熙、王诜等。燕文贵集界画与山水画为一体,人称“燕家景致”。赵令穰开创小景山水。米芾、米友仁父子,皴法独特,人称“米家山水”。王希孟、赵伯驹使青绿山水臻丽细密,推向极致。出现了众多山水画理论著作,如郭熙的《林泉高致》、韩拙的《山水纯全集》等。
南宋绘画由北宋的雄壮深厚转向为空灵雅秀。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家”。
(一)李成
以画寒林著称,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有《读碑窠石图》。
《读碑窠石图》
(二)范宽
提出“师人不若师物,师物不若师心”,强调体察自然和感悟内心。
画峻岭经常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气势;用碎而坚的“雨点皴”画出富有质感的山石,表现山冈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
传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等。
(三)郭熙
代表作品有《早春图》,敏锐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变化,山间雾气浮动,阳光和煦、穿插以行旅待渡等活动。传达出欣欣向荣的情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