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B站读论语】学而第一(六)

2023-03-06论语 来源:百合文库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这一段很多人有不同的解释,暂且搁到下面说,竭,就是竭力,致,同样与竭力是近义词,这两句的大意,就是说侍奉父母与君主,能够尽心竭力,与朋友交一段意思也十分的简单明了,因此这一段里的重点,就在于首句与末句。
先来说一下贤贤易色,这一句,我找了不少资料,大概归纳出五种说法,第一种是以好(四声,下同。)人的贤德之心反过来改正自己的好色之心,第二种是敬爱妻子的贤德而略去她的容貌美丑,第三种是以好色的心好贤德之人,第四是在见贤者之前会变易容色,以示尊敬,第五是自己实践贤者的道时,容色也会改变。
我提一提自己对这五种说法的看法,首先,第四五种说法并不全面,变易容色,这是表面功夫(当然内心至诚感应而发的那是另一回事)单从这一点看,君子小人无法一眼认出,或者说,这样的一个意思,是无法作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已”的评判标准的。而第三种说法,熟悉论语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牵连了夫子的那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而提出的说法。这句话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原句只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比喻,用它来做反向的阐释,恐怕是有点强词夺理的意思。且,以好色之心?那么,要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才能以本属于“欲”的好色之心来好一种属于“义”的精神?这里就有点说不明白了。
至于第二种与第一种,我是认为都有它的道理,第一种是绝对中规中矩的解法,以自己的德心来化除自己的欲心,此所谓阳明的“格除物欲”。这里再提一下,为什么刚才说第三种这样反向的阐释不行,以好色的心好贤德之人,作者可能是想要表达那种夫子的比喻感觉来与大家表明这个意思,但其实如果这么说,在实际上,是无法实践的。因为只会有以德心去转化欲心,没有用欲心去追求德心的道理,好比用抹布擦东西,只有用干净的擦脏的的道理,没有用脏的擦干净的东西事情。而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生活,那“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已。”这一句话,这个人是可以当之无愧的,因为他每天都在净化自己,而我们在第一章时也是说了,学习的根本目标,也就只是让自己的精神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向着道的方向而去。正所谓《大学》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而第二种,在我看来,也是说得很有道理的,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儒家的一项重要基石是伦常,而下面一段中,包括了父子、君臣、朋友三类,而我们知道,五伦中除此以外,还缺夫妇与兄弟两类,兄弟与父子同属家中的血缘伦理,可以同归到一类,那么,夫妇这一条,就正好可以用贤贤易色这一条来阐释,从而达成五伦的一个完整体系,这样,也便能解释通后面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已。”一段,因为五伦关系它就是达到大同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这里的学,并不是说不用学了,而是最需要学的,已经就达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