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读书笔记 太宰治补完计划——潘多拉之匣 第一章 幕启

2023-03-10太宰治潘多拉之匣 来源:百合文库
开坑第一部中篇小说:《潘多拉之匣》(1946)是一篇书信体小说,是太宰治是根据太宰治年少的朋友木村庄助的日记改写的,在1943年写成的《云雀的声音》基础上重新执笔再创作的成果。
先看一段编辑的评价:
小说充满诗意地歌颂了青春和爱情的美好,被界定为青春小说。潘多拉之匣象征了不幸与灾难,然而,这篇小说似乎反其意而用之,即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不幸,至少还有“希望”存在。 作者借主人公和病友之口将苦闷的心绪用诙谐幽默的笔法写出,寄托了自己在战后废墟上萌生的对未来的憧憬。内容令人振奋,文笔十分流畅。是太宰治不多见的积极而阳光的作品。
然后我要说明,这部中篇书信体小说,我没太看懂,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才算看懂了。爱情隐隐约约有一点感觉,希望也隐隐约约有一点感觉,但是第一人称书信体好像就是有这么一种朦胧感,你只能知道小云雀想让你知道的。
文风与太宰治其它作品相去甚远这一点是没错的,积极阳光与否姑且不论,确实没有阴霾遍布的感觉;内容振奋人心吗?语言诙谐幽默吗?也不好说,但文笔还是一如既往的流畅。
嘛,写文章就相当于再读一遍,希望这次能有些全新的感悟。
第一章 幕启
你要知道,新的一幕已揭开了,而且是我们先祖完全没有经历过的、全新的一幕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绝对是本作的关注点之一,国家战败这种大事情,对于单个个体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对于某些个体来说,这代表着与过去的斩断,反而有积极的一面。
针对人的行为一一说明,不已是陈腐“思想”的错谬吗?没有道理的说明,往往沦为虚假的牵强附会,我已经受够理论的游戏了。所有的概念不都已全说尽了吗?
大概也是我不太喜欢心理学的原因?怎么说都有理的东西就挺无理的。
某日某时,圣灵进入我心中,眼泪流下两颊,就这样独自哭了许久。不知不觉身体变得轻盈,头脑也变得清爽透明,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变成不一样的人了。
所谓某日某时是什么时候,你应该也知道吧?就是那天,那天中午几乎是奇迹,从天而降的天皇玉音宣告终战诏书,使我泪流满面。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交织,压在国家头上的压力和压在个人头上的压力重合了,对于一个体弱多病又敏感细腻的青年来说,这一切结束了就好,不管是战胜还是战败。
自从那日以来,我总觉得好像坐上一艘新造的大船。这艘船到底要航向何方,我也不知道,直到现在还像是做梦一般。船轻快地离开岸边,我只能隐约感受到这航路是没有人走过的、全新的处女航路。但目前感觉只看到崭新的大船出来迎接,我只是温顺地随着上天的潮流前进罢了。
世界大战战败,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新奇的体验,当然,个体也只能顺应着潮流前进。太宰治以及他那个时代的很多作品,对于普通人在二战战败这个历史事件下的表现十分生动,这也是其它时期,其它国家的作品所不可能做到的,是这些作品特有的价值。
但你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太过绝望而落入虚无。无论船扬帆出航的本质为何,必定会令人感到些许期待,那是自古以来不变的人性之一。你听过希腊神话“潘多拉的盒子”吧?在故事中打开了禁止打开的盒子后,病痛、悲哀、忌妒、贪欲、猜疑、阴险、饥饿、憎恨等,所有不幸的虫子都爬出来,嗡嗡嗡地飞来飞去,遮蔽了整个天空。自那之后,人类便得永远在不幸中挣扎。但在那盒子的角落,如芥菜种般微小的石子闪闪发光,石上模糊地写着“希望”。
那是从远古就定下的规则,人类不可能会绝望。人虽屡次被希望蒙蔽,但也同样受到“绝望”这个观念欺骗。我就老实说吧!人即使堕入不幸的深渊,痛苦地挣扎,不知不觉中却仍摸索着寻找一线希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