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繁华的转折点

2023-03-25战争安禄山郭子仪大唐安史之乱 来源:百合文库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繁华的转折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春望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此诗作于唐至德二年春,也是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那么一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的盛世繁华,变成了如今的满目疮痍?那么这场叛乱所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又对后世造成了哪些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改变大唐命运的安史之乱
从公元618年建国到唐玄宗开元之治,大唐帝国西征戎夷,北定高丽,的唐帝国疆域东至朝鲜,西达咸海,南到越南,北达贝加尔湖。
凡事皆有利弊,领土扩大所带来的就是管理的问题,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位节度使和一位经略使管理,各方节度使依照地域而分,职责各不相同,河西节度使主防突厥,剑南节度使主震吐蕃据《新唐书》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从某种意义来看,盛唐时期的节度使更像是非血缘版分封制。正和分封制的所存在的问题一样,当中央强盛时,地方尚能被压制,一旦中央内斗严重,宦官专权,君主昏庸,地方必将强势崛起,成为威胁皇权的心头大患。
在开元时期,国家承平日久,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国力蒸蒸日上,玄宗自此丧失了努力进取的精神。宠幸杨贵妃,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
李林甫在任十九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社会矛盾激化严重。而继任者杨国忠更是变本加厉,比起李林甫更甚,而最为致命的缺点是其为人心胸狭隘,凡是唐玄宗身边近臣,皆受到排挤打压。而这一次他将目标放在安禄山身上。安禄山是胡人,体型虽然肥胖,但是却擅长胡舞,其为人机警聪慧,善于奉承迎合,又富有军事才能,甚是得到唐玄宗的喜爱,很快便被封为为三镇节度使,其统帅唐朝正规军已达到15万之多,杨国忠多次向玄宗进言,诬陷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但玄宗也明白的杨国宗的真实意图,完全不理会其“良苦用心”置若罔闻。
安禄山
对于安禄山而言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在天宝十四末,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契丹共15万人,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正式开始。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先来理清一下交战双方主要将领,
叛军 安禄山 安庆绪 史思明 史朝义
唐军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陈玄礼、郭子仪、李光弼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军备松懈,面对安禄山的虎狼之师,两军相接,一触即溃,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安禄山叛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玄宗耳中,而玄宗盲目的相信对群臣的控制能力,竟认为这是诬告,仍不以为然的等待安禄山共浴华清池畔。
到了同年十一月,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安禄山来者不善,玄宗才相信其率兵谋反,急忙召来宰相杨国忠商议之策。
唐玄宗先是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守备洛阳,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唐玄宗又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然而唐朝的精锐边军大多还没有赶回,高仙芝、封常清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得到的是市井子弟,缺乏战斗经验,虽是苦苦支撑,却终不能抵挡叛军攻势。
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洛阳失守,此时据安禄山起兵仅34天。退守潼关的主将
封常清、高仙芝决定吸取洛阳失陷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坚清壁野。但唐玄宗听信诬告,"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军不可一日无将,在诛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遂及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继续加固城防,闭关固守。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主动示弱,准备诱敌深入再,一举歼灭,可久经沙场哥舒翰又岂是等闲之辈?可无奈有猪队友从中作梗,杨国忠向玄宗上书,哥舒翰佣兵自重,贻误战机,玄宗信以为真,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
战争的结果在玄宗下达追击命令的时候就能料想到,20万大军在灵宝西原与敌军相遇,叛军利用地形优势牢牢把握主动权,在其围追堵截之下,唐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仅仅八千余人逃离潼关,潼关的意义于不仅仅是一座关隘,更是守护都城长安的一座屏障,潼关之后更是无险可守,至此洞穿长安的大门一把利剑就此出鞘。
几日后安禄山军队长驱直入,玄宗仓皇失措带领着亲属家眷,在御林军的护送之下向西南方向逃离,在途经马嵬坡时将士饥疲,六军震怒,将士们将所有的怨气化为对杨国忠仇恨,将其杀死并肢解,而后逼迫玄宗处死杨贵妃及其兄弟姐妹,情况危急,玄宗无奈妥协,与杨玉环含泪而别,自缢于马嵬坡下,这就是著名的马嵬坡兵变。
贵妃自缢马嵬坡,君王掩面救不得
贵妃自缢马嵬坡,君王掩面救不得。不论这场政变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但我们确定的是,唐玄宗的错误决策不仅让自己痛失爱妃,同时也失去了部将的信任,退位让贤已经是势在必行。
作为此次政变的最大受益者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武被裴冕等人劝立登基即位。改元至德,而玄宗继续南行,移驾成都,遥奉为太上皇。
唐肃宗即位后很快便发布一系列整顿措施,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被封户部尚书,二人奉诏讨伐叛军。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郭李二人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击败叛军,收复河北地区。
肃宗即位后所发布的一系列任免虽暂时止住了颓势,但每天仍旧忧心忡忡。一日上朝时感慨到,敌军太过强大,不知天下何时才可安定,且灵武距离长安不过一箭之地,遥望故都,满目疮痍,忧虑之心,难以言表。身边的谋臣李沁告诉他,臣观掳所获金箔皆输于范阳,此岂有雄踞四海之志?以臣愚见,不过两年,天下无寇矣
李沁的判断是正确的,在洛阳称帝后安禄山很快便暴露其本心,随意打骂身边近臣,而且疑心颇重,又加上其眼疾复发,身上长出多处狼疮,更是让其变得暴躁不堪,身边的近臣闫庄不忍其扰,便联合服侍宦官李猪儿和安禄山长子安庆绪一起诛杀了安禄山,遂及安庆绪即位,年号载初。
安禄山死后,叛军内部少有名将。唐肃宗李亨决定发动全面反击,大小规模冲突无数,其中比较重要的战役有两次,一是"睢阳之战,二是邺城之战。
在"睢阳之战中守将张巡以不足万人的兵力阻击安庆绪部十余万兵力近十个月之久,虽最后弹尽粮绝兵败被俘,但当时,朝廷仅剩下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重镇,若睢阳失守,运河阻塞,安军便可南下夺取唐王朝的赋税重地,后果不堪设想。而在此其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补充,已基本完成了恢复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西京长安,在睢阳
攻陷后的10天又收复了东京洛阳,导致叛军再也无力南下。李唐天下得以保全
如果说绥阳一战,让平叛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两京光复,沦陷区起义队伍也是揭竿而起,群起彼伏,叛军已是大势已去。让大家看到战事了结的可能,而邺城一战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的希望,让原本有望三年就能结束战事,变得遥遥无期。
唐军向安庆绪发动总攻,集结郭子仪,李光弼 等九大节度使步兵二十万,向邺城进军,然而此时的肃宗担心如果兵权再次集于一人之手,会不会出现安禄山第二?所以此次出征,不设统帅,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此可谓敌军未灭,疑心又起。
从乾元元年十月到次年二月,数十万大军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但是却因为内部缺乏统一的指挥,始终拿不下这块弹丸之地,安庆绪一边死守一边向史思明许以重利,以求增援,史思明的加入让胜利的天平彻底的倾向了叛军,最终这场声势浩的会战以唐军的惨败而告终。
但对于安庆绪而言,虽然邺城之围刚刚结束,可真正的杀身之祸才刚刚到来,邺城一战让史思明真正看清楚了安庆绪的实力,再加上安庆绪弑父后,真正精英部队全被史思明收编,他又曾叛变投唐,安庆绪亦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没想邺城之战后不久,史思明先一步下手于邺城杀安庆绪,自己则回到范阳自立为大燕皇帝。
自范阳起兵到邺城一战,已过三年有余,两次会战,双方精锐已损失过半,以后虽然局部战斗不少,但也都无力发动大规模会战。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忙着抢班夺权,无心战事。肃宗经历过邺城失败之后,开始对大臣有了强烈的戒备之心,宠信宦官,纵容皇后干政,朝纲再次陷入一片混乱,而叛军情况也并不妙,其内部派系林立,当权者着们争权夺位,史思明 史朝清先后被杀,战力一步一步被削弱。
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至广德元年,史朝义走投无路在树林之中自缢而亡,历经八年安史之乱方告结束
回头看看,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场叛乱出现的原因有很多,除去府兵制,均田制瓦解等方面原因之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权力问题,在唐初,中央政权为限制地方权力过大曾经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第一边境主帅必须由声望卓越的文官担任,少数民族将领无论军功多高也不能独掌军权,其二不得长久任职,一段时间就必须调离岗位,以防其羽翼渐丰,拥兵自重。三不得统帅其他边镇。
这三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唐王朝的长治久安,但到了玄宗一朝,自认为己是千古一帝,光靠自己威仪已经足以震慑海内四方,三条规定早已抛之脑后,而朝廷之上也无名相,宦官奸臣,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安史之乱最终爆发。
然而安史之乱真的结束了吗,表面上以史朝义战败而亡结尾,可地方拥兵自重的实质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各地藩镇在法令,赋税、官职任免方面都拒绝听从中央的调遣,动辄与中央兵戎相见。尤其是河朔地区在此后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彻底的脱离了中央管控,几度易主,跨过五代,直至两宋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从此中原腹地更无天险可守,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这场叛乱。
节度使多如牛毛

猜你喜欢